第18部分(第1/5 頁)
張雨眨了眨眼睛:“打電話怎麼說?”
“你就問她:‘你怎麼把我的手機號碼告訴羅飛了?現在人家約我吃飯,我回都回不掉。’記住,要帶一點責怪的語氣。”
張雨有些含糊:“這能行嗎?”
“肯定行。”羅飛推著手機催促,“快點吧。”
張雨拿起手機開始撥號,等電話通了之後,他便按照羅飛的設計問妻子:“你是不是把我的手機號碼告訴羅飛了?”
“是啊。”
張雨埋怨道:“哎呀,你別告訴他啊。現在他要請我吃午飯,我回都回不掉了。”
“啊?他喊你吃飯啊?我還以為是工作上的事呢。”王茜鬱悶了一會兒,反問道,“你沒說家裡已經做好了飯了嗎?”
“現在說也晚了,你接電話的時候說就好了。”
“我哪想到那麼多。”王茜無奈之下,只好提了個折中的方法,“算了吧,燒好的菜我給你留著,等你晚上回來吃。”
“只能這樣了。”張雨顯得很不情願似的,臨掛電話前還有模有樣地嘆了口氣。
羅飛衝張雨豎著大拇指,誇讚對方表現得不錯。
“你這方法還真行。”張雨“嘿嘿”笑了兩聲,又道,“也是你嫂子腦子不轉彎,這事和她說沒說號碼有什麼關係?就算她不說,難道就查不到了嗎?”
“面對這種突發的意外情況,很少有人會深究邏輯合不合理。”羅飛頓了頓,特意又補充了一句,“尤其是女人。”
張雨笑眯眯地看著羅飛:“你什麼時候對女人這麼有研究了?”
羅飛攤攤手說:“我並沒有特意研究女人。這只是一種瞬間催眠的手法,只不過對於女人更有效一些。”
“哦?”張雨愈發來了興趣,“是一種催眠手法?”
“簡單來說就是丟擲一種因果關係,同時表達出一種強烈的情緒,使得對方未經思考便被這種情緒感染,進而在言行上遭受誘導。很多街頭騙局都會用到這樣的手法,比如說有些人會編造一個落難的故事,藉此在街頭向過路人乞求援助。那些故事充滿了漏洞,但還是有很多人會上當。究其原因,就是受騙者在理性的思考之前,已經率先受到了表演者的情緒影響。”
“也就是說,在這種帶有欺騙性質的催眠手法裡,因果和邏輯是次要的,情緒才是主要的?”張雨總結道,“所以只要我打電話的時候帶著責備的口吻,你嫂子就會主動把責任歸咎到自己身上?”
“是這個意思。”羅飛接著又道,“我們再舉個例子吧。比如說你去銀行櫃檯取錢,前面有一個女人在排隊。你很著急趕時間,所以想插隊到在這個女人之前辦理。你會怎麼和她商量這事呢?”
“我當然會說出我要趕時間的理由啊,希望能得到對方的理解。”
“作為一個有禮貌的紳士,你確實應該這麼做,但效果未必好。”羅飛看著張雨說道,“你不如上前用焦急的語氣直接對她說:‘請讓我先辦理吧,因為我必須要先辦!’”
“必須要先辦……這叫什麼理由?”
“不需要理由,只需要情緒。你對理由的解釋越詳細,情緒就越弱,所以效果反而不好。”羅飛解釋說,“這個例子是做試驗印證過的。結果表明我說的方法比你的成功率要高好多倍。”
“是嗎?”張雨皺著眉頭,有點將信將疑的樣子。
“要不我們現場來做個試驗?”羅飛一邊說一邊抬起頭向四周環顧,看來是想要尋找一個試驗目標。
張雨立刻表示贊同:“好啊。”反正現在點的餐還沒上來,閒著也是閒著。
片刻後羅飛的搜尋有了結果,他指著快餐店的玻璃牆問道:“你看到外面那個推銷香水的女孩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