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0.菌湯米線、蜜汁火方、黃豆腐(第2/4 頁)
便迅速地冷卻下來了,和她們同行的另一個女吏目——商業局的一個科員,叫做叢雲的,也是插嘴說,“凡是菌子這東西,都不好說,無毒時非常味美,有毒的話,毒性就強。哪怕是木耳、香菇,一樣的木頭上養出來的,看著沒有任何不同,可這朵就是有毒性,甚至可能是劇毒,人吃了以後救都沒法救。這種事情在之江一年大概有一兩宗,也沒有什麼辦法避開,就是憑運氣罷了。”
為何是之江道多呢?因為之江道的人,一直是善於養香菇的,凡是江南山間,氣候都特別適宜養香菇和木耳這種山珍,不過,之江道天目山的香菇,已經有數百年的歷史了,福建道的香菇養殖則是買活軍作興出來的新產業。陶珠兒的族人有些遷徙之後,就在種田之外兼養香菇,一般是村裡合夥開的種植室,如果養得好,農閒都可以不必出遠門做工了。
她對此也有一定的瞭解,“是這麼說,還有一說,就是菌類如果曬乾了重新泡發,毒效能減弱不少,所以現在都不提倡吃鮮香菇木耳,說是本來就有微毒,重新泡發了能好些——不過菌子,鮮吃是一個滋味,曬乾了泡發又是一個滋味,所以民間也是聽而未聞,依舊我行我素了,福建道現在開團年會,最後一道菜都是香菇豆腐湯,用的就是鮮香菇,菇肉厚得很,比肥肉還好吃!”
說到這裡,她也不由得吞了吞口水,範主任則擺出一副不屑一顧的樣子,“縱然香菇也算是珍品了,沒有買活軍,咱們一輩子也吃不得幾次,更談不上在民間小宴登盤薦餐,不過要說滋味,和雞樅那真是無法比。就說一點,你們就曉得了——這肉是養殖的好吃,可菌子卻是野生的滋味濃,野香菇太珍貴,我是沒有口福,雞樅則根本沒有養殖的,全是野生,這二者如何能並列比較呢?”
說實話,相對從前,鮮味在買活軍這裡,是不算太稀缺的,這也是為何買活軍的美食,乃是公認的天下第一了。主要的原因就在於買活軍能養殖海帶——這海帶粉,如今價格很廉宜,得到的效果卻和其餘海鮮差不多。
譬如山陽道聞名遐邇的海腸粉,這是魯菜大師傅的撒手鐧,魯菜‘鮮香’的特點,就來自於對海產品的普遍使用,從前海帶沒有養殖的時候,鮮味是相當昂貴的,沿海地區還好,在內陸則只能靠雞肉、豬肉等熬煮高湯,一碗湯都不是窮人能享用的東西。
而買活軍這裡,不但養殖海腸,而且還養香菇、木耳,又有金針菇、銀針菇等菌類,都是每每在山間和紅薯、玉米、土豆這些作物配套推行的‘新農業’,紅薯、玉米填充了牲口的飼料,對農戶的口糧也是豐富的補充,而菌類養殖如果能做起來,不但是農戶自吃,曬乾後往外賣不多不少也是一筆收入,而且銷路基本是不成問題的,這東西很輕,便於攜帶,又能久存。不但是南方,北方更是銷去多少就吃下多少,在北方菌幹價格更貴,屬於很能拿得出手的名貴節禮。
也是因為如此,菌類才慢慢地全面進入大眾食譜,和雞肉一樣,逐漸從奢侈食物的行列中脫離出來,成為普通人家十天半個月也能品嚐一二,用於待客也不算心疼的中檔美食,陶珠兒等人才能參與到討論之中,倘若她沒有遷徙,還是居住深山的客戶女娘,又或者買活軍沒有發展菌類養殖業,那麼,此刻就連比較的基準都不會有,恐怕只能讚歎著菜餚的美味,以及遊歷的好處了。
說實話,這雞樅,如果生在江南,以從前香菇的價格類比,估計一斤售價都能在百元左右,那即便是更士也不太能捨得嘗的,也就是在當地,價格才能跌下來,哪怕是一百元一斤,比起來都仍是便宜得多了,只要一想到能以這個價格品嚐美食,那五尺道的艱苦似乎也都有了報償。
“香啊!”
好不容易等到眾人團座,店家端來了一個紅泥小爐,上頭坐著個大陶釜,把蓋子一撤,那味兒出來了,桌上反而一時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