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4/5 頁)
誤的地點發動了錯誤的戰爭”,這句話重複了五次。
當時,我和十幾位來自亞洲各國的記者在西雅圖的一個酒吧觀看了第一輪電視辯論,大家一致認定克里戰勝了布什,可第二天和一個支援共和黨的部落格寫手交流時,我們卻受到了“侮辱”。
這位部落格寫手是個生意人,可出於個人愛好天天寫東西,而且還小有名氣,他詢問了我們一下,發現我們一致認為克里會勝,很是不以為然,他說:“克里在辯論中身體語言得體,動作灑脫,如果不懂英文,那麼你肯定認為克里贏了;在你們這些英語是第二語言、水平還不錯的人聽來,克里也贏了,因為他邏輯清晰,用詞得當,不像布什那樣連拉登和薩達姆都弄混。但有些東西你們不明白……”
在他講了半天后,意思是說你們這些老外理解得不對,克里實際上沒佔什麼便宜。他認為,克里口若懸河、滔滔不絕,一說一大串排比,可是,太快,老百姓沒記住他說了什麼,可布什呢,不斷地重複說克里是個兩面派,結果老百姓印象深刻,成功地給克里貼上了“兩面派”的標籤。他告訴我們,普通美國人不關心政治,對許多國家大事實際上不太瞭解,講那麼多時事政治,還不如讓選民記住競爭對手人品不好。人品不好,意味著失敗。
既然個人這麼重要,那麼要想競選成功,就要抬高自己,打擊對手。通常來說,抬高自己沒有打擊對手效果顯著,於是,負面競選從一開始就開始流行起來。1796年,約翰?亞當斯的支持者拼命打擊他的競爭對手托馬斯?傑斐遜,稱他是膽小鬼、脆弱之人,不具備美國人的美德。
1828年,約翰?昆西?亞當斯和安德魯?傑克遜競選總統,傑克遜的支持者稱亞當斯是“皮條客”,稱他讓一個婦女和俄羅斯領導人發生性關係。亞當斯的團隊立即予以反擊,說傑克遜的老婆是個妓女,而傑克遜本人是頭“叫驢”,並且在報紙上畫了一頭驢用作插圖。不過,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傑克遜本人採取拿來主義,乾脆把驢的形象用於競選中,驢成了民主黨的象徵。後來共和黨人把象當作自己的特徵,四年一度的美國總統大選也就有了“驢象大戰”的說法。好在美國人幽默、隨意,不搞假正經,因此驢也罷,象也罷,都可以深入人心。
由於負面競選的泛濫,美國人自己也說,我們哪裡是選總統,分明是在兩個魔鬼之間選擇稍微好一點的人。
美國人不是我們想象的那樣自私,他們會在大選時站出來,做志願者,捐錢給自己支援的候選人,而不是隻說不做。大選之際,人人為了自己的選擇出力,透過這樣“自私”的方式來達到最後的平衡。
美國人講究個人主義,因此有時候候選人的宣傳要傳遞給每個具體的人,在某些地區,有時候直投宣傳品,而候選人也要找機會去拜訪一些家庭,就像保險推銷員上門推銷一樣去拜訪陌生的選民。
這其實是我們中國人熟悉的:拿張名片,挨家挨戶敲門。美國人警惕性挺高,會把門拉開一條縫,露出一隻腦袋:“有事嗎?”參選人就說:我是某某,要競選總統,希望你支援。如果運氣不好,主人一句“對不起”,就會把門關上;運氣好一點的,遇上一個不熱心但有風度的,會開啟門,禮貌地握握手,接過競選人遞上來的宣傳材料,說聲“謝謝”之後關門;運氣好的,碰上一個熱心人或者支持者,或許會出來聊聊,或者請競選人進門小坐一會兒。
無知、實際、拜金、自私,這些只是美國人性格中諸多因素中的滄海一粟。我們還可以隨口說出他們的一些特點,因為實際,所以美國人多數情況下是理性的民族,埋頭於自己喜歡的事情,對於外界沒有多大興趣,但有時候他們又是十足的感性動物,一篇熱情洋溢的演說會讓他們熱血沸騰地抄起傢伙去戰鬥。這就是說,為什麼大選電視辯論對選民的影響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