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2/5 頁)
在托克維爾看來自私自利是“一種強烈而誇張的自愛,它使一個人把每件事都和自己聯絡起來,要把自己放在世上每件事之上”。而個人主義則是“一種成熟而鎮靜的感情”。自從托克維爾作此觀察,一個半世紀又過去了,在這段時間裡,個人主義在西方已經確立了自己的正面形象,成為一種普遍接受的價值原則。
我們的文化比較教科書上講,中國人是集體主義,以集體的利益優先;美國人是個人主義,把個人的利益置於集體利益之上。
我認為,這句話也錯了。
美國的個人主義只是個性、思想、選擇的自由和個人優先,可不是無視集體。任何個人主義的極端分子,都會被毫不留情地排除掉。在NBA,每年常規賽結束都要評選MVP(Most Valuable Player),這個選項的標準不是個人得分,而是如何利用自己的力量幫助隊友,提高球隊成績,個人要幫助集體才更有價值的理念在這項評選中得以彰顯。同樣,2007年奧運會籃球預選賽時,美國籃球隊沒有選擇個人能力超強、但團隊配合意識差的艾弗森,就連一場砍下81分的科比?布萊恩特也為了集體的榮譽,在防守上下功夫,而不是貪功飆分。
體育運動需要團結,而不是單打獨鬥,這或許不奇怪,但在美國人的日常生活中,絕不是單靠個人的力量。
最近幾年的流行書在教導我們,美國的公司很尊重個性。比如說,谷歌的員工可以穿著T恤、短褲上班,桌子上可以隨便擺放自己喜歡的東西,下屬可以對上級提出不同意見,碰見老闆也可以直呼其名。但這些個人主義的背後,是個人和公司文化的契合,是一旦做出決定後百分之百的服從。美國式的個人主義的突出一點是,一件事情在做出決定之前可以充分爭論,誰也可以提出自己的見解,但是一旦決定下來,就要認真執行。這和我們恰恰相反,我們常常在徵求意見時一言不發,可事情啟動後卻牢騷滿腹,覺得自己才是最正確的。
個人離不開組織,美國人信奉個人主義,但人脈的力量和組織的力量他們從來不忽視。如果你看過《墳墓的力量》,一定知道骷髏會這個精英組織,布什總統就是這個組織的代表人物。他在耶魯上學時候,讀書成績一般,可結交好友無數,這為他日後進軍政壇奠定了堅實的人脈基礎。
美國的個人主義也不是不顧國家利益,美國人在愛國的時候表現出驚人的集體主義精神。珍珠港事件和“9?11”事件,都是引發美國人狂熱愛國的事件,這些,眾所周知,無需詳述。
。。
投共和黨的票,讓民主黨去說廢話吧(1)
投共和黨的票,讓民主黨去說廢話吧
——美國人的性格與總統大選
性格即命運,國民性即國家的命運。
四年一度的總統大選來臨時,美國人的性格決定了他們的選擇。
美國人無知、傲慢,對外界缺乏瞭解,因此大多數情況下總統大選辯論的話題集中在國內問題上,外國在選民眼裡統統是遙遠的、於己無關的,但是,一旦某個外國勢力會威脅到美國人的利益,立即會成為大選的熱點。1992年克林頓和老布什競選總統時,中國成了熱點話題,當時,克林頓信誓旦旦的表示要取消中國的貿易最惠國待遇,藉此來收攬那些對美國經濟不滿之人的心。
美國人的傲慢表現在總統大選問題上就是超乎想象的執著,他認為自己的選擇是正確的,他不肯聽其他不同的聲音,或者,他不屑於理會這些,因此鐵桿的共和黨人得以存在。2004年大選時,我在芝加哥曾參加過一次保守人士的###,他們請來名嘴,大擺宴席,席間我問旁邊的芝加哥郊區居民邁克?史密斯會選誰,他說:“共和黨,共和黨,我是共和黨,絕不會選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