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未來的發展方向(第1/3 頁)
四諦城原本也有商隊來往,但這些商隊的交易物件都是地主豪紳跟蓮花寺,交易商品多為奢侈品,實用價值極低。
因為普通老百姓兜裡沒錢,根本沒法買賣商品,這也導致經營奢侈品以外的商人根本不願意來四諦城,徐勝打算透過宣傳“讀書賺錢”一事,將其他商人的目光都吸引過來,否則以後他想買東西都找不到商家。
此外,由於徐勝選擇了將土地集中在一起,生產效率更高的大農場制,廢棄了分田給百姓的土地改革,那他就必須另外給百姓找一條出路,“讀書賺錢”只是權宜之計,不可能一直讀下去。
最初他想過以工代賑,組織百姓進行基建,畢竟注重基建的觀念都銘刻在現代天朝人的骨子裡。
但這個方案很快被他廢棄了,理由跟土地改革相同,論造橋鋪路,靈脩才是箇中好手,效率高出普通人不知多少倍,既然在種田上選擇了追求效率,那麼在基建上就沒道理採用落後的生產方式。
思來想去,徐勝最後選擇的方向是手工業,因為靈脩的能力基本與手工業無緣,或者說,本來就沒有專門為了“生產”而誕生的靈格。
靈脩擅長耕地和鋪路,不是因為存在靈格“農民”或者靈格“修路人”,而是因為與大地相關的靈能恰好可以運用到這方面。
可這世上鮮少有靈能可以運用到手工業,即便有,效率也比普通人高不了多少,比如金屬靈能可以用來打造鐵器,火屬靈能可以燒製陶瓷,靈格“織女”擅長紡織,靈格“劉皇叔”擅長編草鞋——如果真有靈格“劉皇叔”的話。
這裡面也就打造鐵器的靈能效率比較高,其它的靈能頂了天也就抵個十倍的普通人,不足以拉開代差,跟耕地、鋪路這種“以一敵千”的效率根本沒法比。
如果真有修煉了靈格“織女”的修行者,作為天帝之女,怎麼也得是個六品靈脩,派去織布實在是太奢侈了。
“手工業需要商業流通,用‘讀書賺錢’吸引商人的目光是必要的一環,另外還得取消各種苛捐雜稅,只保留商稅。”
徐勝想了想,拿出紙筆寫了一張“取消除商稅外所有稅”的通告。
對於商人而言,商稅其實是小頭,各種過路稅、城門稅、保護費才是大頭。
至於下面的人陽奉陰違、巧立名目,他一點都不擔心,青葉寺有的是想戴罪立功的僧人。
論執行力,靈脩完全不亞於有科技輔助的現代人,更何況四諦城早就被打造成以青葉寺為中心的鐵桶江山,別說第二座山頭,連一個黑幫都沒有,便是那些地主豪紳,也被香火編戶政策打壓得夠嗆,遠沒有其它地方的同行的囂張氣焰,敢不聽話,摁死他們也就是一個手指頭的事。
“應該能行……吧,我記得春秋時的魯國就是以手工業聞名的,後來更是出了一個聞名後世的公輸班,這位可是手工業的祖師爺……說到公輸班,或許我該聯絡墨家,他們才是手工業者的代表。”
公輸班當然不是墨家門徒,但他跟墨子有一段恩怨,因此很容易聯想起來——雖然公輸班本人可能不願意提及這段過往。
墨家以“兼愛”“非攻”“儒家死對頭”而聞名,可實際上它在數學、創造發明上的成就極為突出,如果能存活到現代,必然是代表工人階級的組織。
奈何它出現得太早了,那個年代連工業的萌芽都看不見,自然也不存在工人階級,故而墨家在當時能代表的只有小生產者和手工業者。
“可惜墨家沒有一個固定的山門,我也是隻聞其名,想找都找不到人……算了,先記著吧,以後有機會再說,我一個打打殺殺的武僧,在民生經濟方面連紙上談兵都稱不上,就憑前世學的那些雜七雜八的知識,規劃到這種程度已經很不錯了,反正有糧食兜底,哪怕最後鬧得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