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3/5 頁)
要想挖掘事實的真相,有一條普遍的原則,那就是做一些功課以找出這些人真正想要的東西。我指的並非是那種深藏的動機;通常情況下,真正的目標就在公眾的視野範圍之內。你只需找出那些推動該政策的人在向廣大公眾推銷這些政策之前說了些什麼就可以知道了。當你知道現在管理林業政策的官員之前曾是木材工業的說客,你就可以推測“健康森林”的提出,並非為了有效防止森林火災,而是在該政策下,允許木材公司砍伐更多的樹;當你知道議會多數派領導人曾說他辦公的目標是推進“雙邊世界視野”,你就可以推測“基於忠誠”創制權的動機並不主要是為了更有效地實施社會服務;當你知道伊拉克戰爭的設計者,在10年裡一直想要推翻薩達姆·侯賽因,你就可以推測這場戰爭與對“9·11”事件做出回應沒有任何關係。
對記者來說,這又是一個難以處理的問題:他們不想讓自己聽起來像瘋狂的陰謀理論家。但找出右翼的真實目標其實一點也不瘋狂;相反,假設這其中一點也沒有陰謀倒是不實際的,儘管他們在公開場合的有關說詞是那麼令人信服。
3。不要設想那些常用的政策規則是有效的
華盛頓方面長期以來都有出醜聞的慣例。某官員的某些尷尬的故事被人揭露了,然後媒體開始渲染這個故事;很快這個官員悄悄地辭職,然後一切如常。
所以,當布什當局的官員開始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時,人們期望發生同樣的故事,但這次卻並未發生。史蒂芬·吉列(Stephen Griles),一個煤礦工業的說客,被任命為內政部常務副部長,之前他曾涉嫌一起能源開採糾紛……但他仍然在那個職位。托馬斯·懷特(Thomas White),前任安然總經理被任命為陸軍參謀長,他因被揭發在安然虛構無形利潤而離開了安然……但他仍然在做參謀長。理查德·珀爾,國防政策建議委員會主席,被揭發參與商業交易,並由此引發了關於利益衝突原則的強烈質疑……但他只是被降職了,從主席降到了成員,他仍然在任。當然,總統和副總統也都不客氣地拒絕了對他們商業生涯中所存在的問題的質疑。
為什麼常用的規則失效了?因為那股變革勢力不認可現行體制的合法性,他們認為沒有義務按規矩辦事。是否有線索表明當局全體人員都有醜聞呢?不管怎樣,福克斯新聞頻道(Fox News)、《華盛頓時報》(The Washington Times)以及《紐約郵報》(The New York Post)不會對這個故事追根究底……相反,如果他們把這當回事兒的話,會擾亂其報刊的銷路。沒有任何關於國內安全問題處理的抱怨嗎?一個突然出現的恐怖主義警告把這個故事給壓了下去。“但他們不該那麼做!”有理智的人們反對說,並且一個正常的社會制度也不會那麼做。但我們這兒涉及的並非一個正常的社會制度,我們面對的是一股變革勢力。
導言 變革的勢力(7)
4。對這股變革勢力進行抨擊,觀察它就批評做出的反應
不接受現行體制合法性的變革勢力也不承認他人有批評其行為的權利。任何指出其問題的人都會遭到毫無保留的反擊及報復。有一個非常具體的事例,2003年4月,約翰·克里(John Kerry),下一屆*黨總統候選人提名人中的領先者,告訴一位觀眾說,“我們現在需要的不只是對薩達姆·侯塞因以及伊拉克的社會制度的變革,我們需要的是在美國進行一場社會制度的變革。”以政治上的花言巧語的正常標準來衡量……包括在戰爭時期……這都並不過分。舉例來說,在1944年的大選中……也就是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高潮時期,上百萬美國軍人正在前線進行激戰,而托馬斯E。杜威(Thomas )為了競選,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