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部分(第4/5 頁)
前兩天的兩首。還是姓秦人,這是把大臣比喻為秦檜也。
方應物精疲力竭的回到了會館,又看到婁天化在庭院中徘徊。他有氣無力的問道:“事情可曾妥當?”
婁天化摸摸肚子,“在下今日粒米未進。。。。。。”
又是這句話!方應物暗罵一句,這廝是不是每次找自己之前,都是先餓著一天不吃飯?
難道因為合約文書上寫明,在父親救出之前,他幫忙分文不取,所以就靠蹭飯這種方式佔便宜罷?那還真是分文不取,只多吃了幾碗米飯。。。。。。
方應物便打發方應石去取飯菜,趁著間隙,婁天化稟報道:“遵照了公子的吩咐,在下已經把這忠臣之家必出孝子的訊息散了出去。
還有那幾首詩特別是其中幾句,也都傳開。公子請放心,我們這同行一夥人專門互相協作的,既能打探訊息也能放訊息。”
“如此便好。。。。。。”方應物十分滿意,若能收到效果,也不枉自己拉低身段、丟人現眼一番。作為清高的人,能捨得下臉皮去幹這些事,那真是下了大決心的。
婁天化一邊扒著米飯,一邊建議道:“公子你還是太端著架子,不會流眼淚,如果能當街痛哭流涕,那效果更好。”
方應物沒有搭理他,繼續想起下一步的事情。
如今自己的孝德形象漸漸樹起,佔據了道德高地,同時極力作詩詞吹捧抬舉父親,又沾了忠字的光。作為一個無可挑剔的忠孝模範,又在詩詞裡冷嘲熱諷的激將,現在總該有一些大臣開始關注自己了罷。
下面,自己該主動出擊去尋求機會,還是坐等那些還心存正直的大臣來召喚和拜訪?
對此方應物兩難了,若是主動出擊,顯得功利性太強,削弱了道德光彩;若是坐等別人主動,又心裡沒底,誰知道要等到什麼時候?
正在猶豫不決時,會館的黃掌櫃急匆匆進來了,手持兩個名帖,對方應物叫道:“前面有兩人來找你!”
方應物大喜,真沒想到居然來的如此之快,這下就不用自己為難了!不知是鄒尚書還是謝狀元?
接過名帖,方應物急忙去看,一封上面寫著“御前錦衣衛指揮使司指揮同知萬”,另一封上面寫著“禮部尚書太子少保文淵閣大學士劉”。
這都什麼玩意,盼了半天,盼來的兩位全不是史書上的好人啊。。。。。。方應物長長嘆了一聲,面色不是很好看。旁邊方應石納悶道:“用秋哥兒的話說,有人找是好事,為何嘆息?”
“我只是感慨,這年頭為什麼朝中好人鬥不過奸邪。就看這機敏程度,好人比奸邪輩差得太遠了,難怪正不壓邪!”(未完待續。)
ps: 早起五點碼字,先更一章求月票!
第一百零六章 第一次真的很痛
五月底六月初的京城天氣漸漸酷熱,已經到了盛夏時節,不過卻漸漸流傳起充滿正能量的忠臣孝子故事。
人性光輝十分燦爛,還伴隨著慷慨激昂的熱血詩句,聞之令人唏噓。若非民心如此,楊家將岳家將也不會流傳幾百年而經久不衰。
“父親報國恩,兒作忠魂補!”
“風吹枷鎖滿城香,簇簇爭看新庶常!”
“報國從來惟忠烈,此身七尺只隨方!”
“宋室忠臣死,方家是後身!”
其實對方應物而言,百姓感動不感動並非最重要的,朝廷大臣們有所感觸就行了。
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他可謂是煞費苦心,既不能太過火又不能太平淡。太過火,直接激怒皇帝不是好事,讓別人反而心生反感更是壞菜;太平淡,就無法觸動人心,那又有什麼用?
所以,塑造忠臣孝子典型的過程中,拿捏分寸才是最難之處。像婁天化建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