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3/5 頁)
成年禮”實在太有道理了。它做了“宣示”,給了“權利”,也交了“義務”。
如此說來,我們是不是應該恢復“成年禮”的習俗?或者,即使不舉行這樣的儀式,在心裡,也能用自己某一年的生日,當作“成年禮”呢?
甜蜜十六歲
最近,我參加了一位外國朋友為孩子舉行的成年禮。
慶祝女兒十六歲生日,父母邀請了幾十位親朋好友。
像婚禮般,主角穿著粉紅色的紗裙和低胸的上裝,站在門口,與到場的賓客一一寒暄。
音樂起,主角和她的父親在大家的圍繞下翩翩起舞。所有的賓客一齊輕唱“甜蜜十六歲”,似乎在那歌聲中,送出一個訊息:
這女孩長大了,就將投入大學、投入社會、投入另一個男人的懷抱。
於是,那歌聲也就在喜悅中帶了酸酸的滋味。
晚會的最高潮,是為一個大蛋糕點蠟燭。
十六歲生日,點十七根蠟燭。由那女孩自己點,每點一根,就說一段話:
“這第一根蠟燭,獻給我的母親。無論何時、何地,我出了問題,你總在那兒,幫助我。不論有什麼苦悶,你總傾聽我的訴說,我真不知道,如果沒了你,我的心靈會怎樣漂泊……”
“這第二根蠟燭,給我的弟弟。我真不願意說,但我還是不得不說——你是我最好的朋友,終我一生……”
“這第三根蠟燭,給我的妹妹。有時候我覺得你好煩,可是我好愛你,也知道你好愛我。你頑皮的眼神背後,總藏著深深的關懷;在我哭泣的夜晚,你總坐在我的床邊……”
“這第四根蠟燭,給我的祖父母。當爸爸給我十塊錢的時候,你們早就偷偷給我二十塊了;當媽媽給我一勺冰淇淋的時候,你們總多給我幾勺。你們的心裡藏了我的小秘密,我的心底總有你們的大甜蜜……”
一支一支蠟燭點下去,每一支都是一種感恩,直到最後那支:
“這第十七根蠟燭獻給我的父親。你雖然會對我吼,但那是為了愛;你雖然曾經偷看我的日記,但那是為了關懷。你以前跟我打球會輸,因為想讓我贏;你現在還會輸,因為你把我養得這麼強壯。爸,願你永遠年輕,祝你永遠健康,你是我永遠的肩膀與依靠……”
生命的燭海
不知是否因為燭光閃爍,每個被叫到名字,走上前,與女孩一起點亮蠟燭的人,眼裡都閃著特殊的光芒。
我突然有一種感動,想告訴每個國內的年輕朋友:
我們的生命,不就是這樣嗎?
一歲一歲的生命,像一支一支的蠟燭。在父母、親友的愛護下,我們被點亮,終於成為一大片燦爛的燭海。
慶祝十六歲的生日,就像參加一個“成年禮”。一方面歡欣自己成年了,一方面要不忘“感恩”。且以那被大家點起的燭光,再去照亮更多的人。
談交友
假使你不能“抓緊時間”,
控制打電話的衝動,
又不能彼此勉勵,化友誼為力量,
就表示你沒有資格交異性朋友。
你有交異性朋友的資格嗎
她交了男友怎麼辦?
最近有兩個高中女生來對我說:
“不得了了,我們一位最要好的同學交了男朋友,怎麼勸她,她都不聽,眼看再過幾個月,就是高考,老師,你說怎麼辦?”
“她交男朋友之後,功課是不是一落千丈?”我問。
想了想,兩個人異口同聲地說:“沒有。”其中一位還補了一句:“就是因為她功課不但沒退步,還進步了,所以我們愈說不上話。”
“既然沒什麼壞影響,你們還操什麼心呢?”我又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