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第1/4 頁)
團的火炮,其共將裝備153毫米榴彈炮24門,105毫米榴彈炮48門,77毫米高平兩用炮四十八門,57毫米反坦克炮四十八門,47毫米雙管高射機炮24門,120毫米重迫擊炮30門,另外每個步兵連配備60毫米迫擊炮6門,另外加上旅屬、團屬炮兵,每個師的重炮數量將達到二百七十二門,超過路軍的三分之一,比日軍每個師團火炮將多上一倍左右。
另外每個步兵師將配屬二個坦克營,一百一十二輛坦克,在裝備完成後,我軍步兵師的火力將與米國步兵師和德國步兵師的裝備大體相當,其戰力將會有大幅度的提升。
不過我不好判斷明年日軍的主攻方向是蘇北還是山西,現在我每年只能換裝大約一個半集團軍的裝備,明年也許能夠裝備三個集團軍,另外每年國內生產的坦克數量頂多能達到四千五百輛和同等數量的裝甲車,不過米國倒是同意援助我國大約一萬輛載重汽車,這也是我花了近二十七億美元購買米國的鋼材和其它戰略物資的“添頭”,他們大概給了我百分之五的折扣,並用實物形式支付。
我考慮再三,還是將新式裝備配備給了徐州一線的第六集團軍張懷林部,畢竟他們守衛著我重要的江南門戶地帶,山西一線我和日本人還耗得起。同時各部隊增加了火炮的數量,這樣部隊的火力強度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現在我國的進口物資大部分是由印度洋方面運輸過來,太平洋上的航線基本上已經斷絕了,日本軍艦不停地巡航,船隊很難透過日軍的封鎖。
這一年我國科技的另一個重要的發明是將雷達技術運用到了軍艦和飛機上,這樣,即使在夜間,我國的軍艦和飛機也能夠很早就發現敵人的蹤跡。
在這項技術出來之後,我很快就命令在各型軍艦上裝備這種新式的無線電波探測與測距儀,不過我還是沒法實現象國父所說的在飛機上裝備這種重達兩三噸的龐然大物。
雷達發射機產生足夠的電磁能量,傳送給發射天線;發射天線將這些電磁能量集中到空中某一個很窄的方向上,併發射出去;沿某一方向傳播的電磁波遇到物體後,會被物體表面向各個方向反射,其中的一部分被接收天線截獲,就形成雷達的回波訊號。由於電磁波傳播過程中的衰減,目標表面的散射以及接收天線的有限接收面積等諸多因素的影響,雷達回波訊號非常微弱,幾乎被噪聲所淹沒,接收機將回波訊號從噪聲中檢測出來,並將它放大,送到顯視器,操作人員便可以根據顯視器上顯示的雷達訊號,對目標作出一些判斷和處理。
雷達的優點是白天黑夜均能探測遠距離的目標,且不受霧、雲和雨的阻擋,具有全天候、全天時的特點,並有一定的穿透能力。因此,很快它就成了軍事上必不可少的重要裝備之一,在這方面,中、米、英、法四國處於領先地位,而日本還沒有開始這方面的研究,這也是它本來擅長的夜間混戰後來成為了它致命的缺陷的一個原因。
我國是最早將這項技術應用到軍事領域的國家,這也是我從《國父筆記》中讀到後,在我的大力支援下,柳州電子研究所花了近四年時間,才使得這項技術走向成熟。當然,在這中間,電晶體技術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在世界各國還在電子二極體和三極體的時候,電晶體技術早已在我國秘密開發成熟了,這樣,在電子領域內,我國足足領先世界有十幾年的時間。
這樣,在我國的通訊技術方面,比其它國傢俱有很大的優勢,我們已有足夠大的發射機對敵人戰場的電子通訊進行干擾了。
這樣,最少到明年,我們的軍事裝備方面就可以走到了世界的前列,在海軍的各型軍艦上,開始裝備由雷達控制和各種火炮了,這樣軍艦的火力、精確度及瞄準速度方面將會有很大的提高。
另一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