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部分(第4/5 頁)
點私怨要殺死別人,你這樣的女人,死不足惜!”
很顯然,他對於自己要治一個殺人犯的事實十分厭惡,卻因為大夫的天性不得不接下這種活,所以十分憤慨。
江小樓聞言,淡淡一笑置之:“你看過杜七娘那出戏麼?”
這出戏說的是被拋棄的農家女子杜七娘奔波千里、狀告負心人鄭如玉的故事,故事膾炙人口、流傳多年,人人皆知,但江小樓為何突然提起這件事,傅朝宣有些不解。
“當然看過,那又如何?”
“這位拋棄糟糠的鄭公子其實影射的是前朝丞相鄭浩。”江小樓娓娓道來,聲音婉轉。
傅朝宣微微驚訝,面上有了點興趣。
江小樓繼續說下去:“他當年在京城為官時,經常有同鄉、同窗來投,謀取官職,他多次接待,並勸以刻苦攻讀以求仕進。後因來投者日多,難於應付,於是囑總管一律謝絕。家住均州的同窗胡生昔日與他進京赴考時,曾贈與大批錢財,結果上京求助之時,卻遭到不明真相的鄭家總管一口回絕,胡生心生不忿,回到家鄉後特意召集一群落魄文人,將一些升官發財、忘恩負義而拋妻滅子之事全都捏造在鄭浩身上,編成杜七娘,並且到處演出。當演到鄭浩家鄉的時候,鄭家人十分憤怒,曾經組織家中僕人當場砸了劇團衣箱,並將戲子痛打一頓以至於死傷數人,演出被迫停止……此事鬧得沸沸揚揚,被記載於當地志中。”
“是嗎?”傅朝宣愣住,流露出若有所思的神情:“你是說這故事根本是杜撰出來的,真正的目的是為了汙衊鄭浩。”
江小樓唇邊露出笑意,慢慢地道:“鄭浩年輕的時候,官員趙和因為官清廉,敢於直言而得罪權貴,被奸黨捏造罪名投入監獄。鄭浩當時不過是個普通學子,又與趙和素不相識,卻聯絡同窗百名,聯名上疏,步行赴京為趙和訴冤請願。京兆尹衙門不肯處置,鄭浩便印發揭貼,申明真相,最終趙和冤案得以昭雪,官復原職。這件事一時震動朝野,鄭浩之名,天下傳揚。”
傅朝宣冷笑道:“這世上沽名釣譽之輩太多了。”
江小樓掃視他一眼,便垂眸而笑:“鄭浩的妻子張雅君出身書香,兩人從年輕的時候開始就詩書相伴,琴瑟相和,無比恩愛,可惜五年以後,張雅君病了。關於她所患的疾病,我在文獻中沒有找到相關記載,只知道經過大夫的治療後,病情並沒有好轉,在當年就去世了。那一年,鄭浩才二十七歲。他當上丞相之後,很多人都勸他再娶個妻子,還有人送給他美妾,然而他卻一概加以拒絕,並且終身不娶。他只是孤身一人,從二十七歲開始,帶著妻子留下的獨子度過了一生。他的心裡只有一個人,這個人的位置,其他的女人永遠不能夠替代。如此痴情,天下又有幾人?”
傅朝宣聲音飄忽:“說的如此肯定,彷彿你親眼看見似的,若這個故事真的這麼動人,為何我從未聽說過。”
江小樓微笑,平和地道:“我曾經看過鄭夫人親手繡的佛經,在佛經上,還有一首鄭浩懷念妻子的詩文,足可證明這件事是真的。一個人可以裝三年,裝十年,可一輩子呢?一輩子的情真意切,能作假麼?”
“你是在告訴我,你跟鄭浩一樣被人冤枉,受了很久的冤屈。”他一針見血地道。
“不,我只是在告訴你,道聽途說未必屬實,你有眼睛、有耳朵,為什麼不親自看一看、聽一聽?這監獄是什麼地方,梁慶又是什麼人——”
傅朝宣一愣,旋即緊張地看看門口,胥卒巡視到這裡,正向裡面警惕地瞟了一眼,等胥卒走了,傅朝宣才低聲說:“你如果要讓我相信你,這是絕對不可能的。”此時胥卒又走了回來,他故意拔高喉嚨大聲說:“你慣常會花言巧語,我不聽你這些胡言亂語。”
江小樓瞧見他緊張的模樣,幽靜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