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部分(第1/4 頁)
瞬簧俚納痛停�餉吹牢蘩逋返內�橐懷觶�蠹一鍶�莢尾肆耍�鋇絞ブ級家研�炅耍�昧松偷某�濟薔谷匯躲兜卣駒諛嵌���歡鞫紀�恕�
“兒臣叩謝父皇。”就在這麼片令人尷尬的死寂之中,晉王李治從大殿的一側站了出來,率先磕頭謝起了恩,他這麼一出頭,朝臣們這才算是回過了神來,亂哄哄地各自上前磕頭三呼萬歲不已。
直到朝臣們磕頭謝恩已畢,見無人有膽子站出來反對晉王為儲君,李世民那沉著的臉上才露出了一絲笑意,拂動了一下大袖子,掃視了一下群臣們,緩緩地開口道:“雉奴年歲尚輕,行事或有不到之處,望諸公多加提攜,朕為耳提面令故,特准其入住承德殿,諸愛卿以為如何啊?”
太子本該住東宮,可李世民竟然讓其入住承德殿,這等事情往輕了說是恩寵無邊,說得重點,那就是逾制,與禮法不合,自古未曾有之,這裡頭只怕不光是為了恩寵之故罷,文武百官一時間都看不透老爺子此舉的目的何在,全都緊閉著嘴,誰也不肯出言勸諫,便是魏徵、魏老爺子也是如此,當然,這並不是預設的意思,而是無聲的抗議,不過這一套貌似對李世民無效,一見群臣不開口,老爺子只當大傢伙都認同了,笑了笑道:“好,那就這麼定了。”
老爺子明擺著就是耍無賴,可在這節骨眼上朝臣們也拿他沒轍,畢竟誰也不清楚接下來還有甚更驚人的事情會發生——一起子皇子們除了李治這個新鮮出爐的太子外,全都不見了蹤影,那裡頭可有何蹊蹺還真是不好說,誰也不想在沒搞清真相前便盲目開口,自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地繼續三緘其口,這大殿裡的氣氛立時壓抑得很有些子沉悶起來。
“陛下,微臣有本上奏。”就在這難耐的沉寂之中,長孫無忌突地冒了出來,躬著身子高聲說了一句。
“無忌有本只管奏便是,朕聽著呢。”李世民眉頭一揚,微露一絲好奇之意的樣子道。
長孫無忌那張胖臉上此時滿是難得的嚴肅表情,再無往日裡常掛著的那種憨厚的笑容,一本正經地開口奏道:“陛下,而今儲君已立,按我大唐體制,諸王當藩鎮四方,以為屏障,老臣以為此事當速行為妥,望陛下明鑑。”
李世民尚未開口,下頭已是鬧鬨了起來,無他,到了此時,誰還看不出這場戲壓根兒就是李世民與長孫無忌合起來演的,這一頭剛立了太子,那一頭就立馬拿諸皇子作法,雖說合於體制,可排擠諸皇子之心卻是明擺著的事情,一干子朝臣們此際雖都剛受了賞,可誰也不敢保證李世民不玩秋後算賬那一套,這兔死狐悲之意自是大起,不過群臣們只是交頭接耳地議論著,卻也無人有膽子站出來表示反對,即便如此,那嚶嚶嗡嗡的議論聲也足以表達群臣們的不滿之情了。
朝臣們的反對顯然早就在李世民的意料之中,此時見朝臣們私下議個不停,卻無人敢出列言事,立時假咳了幾聲,試圖阻止群臣們的議論,卻不曾想,往日裡累試不爽的招數不靈了,一起子大臣們絲毫沒有停下來的跡象,兀自在那兒議個沒完,立時令李世民的臉色有些子難看了起來,沉默了好一陣子之後,這才緩緩地開口道:“父子連心矣,朕豈無情之人乎?但為社稷故,不得不遣諸子於外,以保兩全,朕意已決:遷吳王李恪為潭州(今湖南長沙)刺史;魏王李泰為均州(今湖北丹江口)刺史;蜀王李愔行事狂悖,削封邑及國官之半,貶為虢州刺史(今河南靈寶);紀王李慎為襄州刺史;越王李貞……”先前說到對各王的外放李世民都不曾有絲毫的猶豫,可一到了李貞這兒李世民卻有些卡殼了,話說到這兒便頓了下來,臉色雖尚平靜,可眼中卻閃過一絲猶豫的神情,似不忍又似不安。
“陛下,越王殿下乃是我大唐之將星,勇冠三軍,今巴州似有不穩,土著屢屢生事,若得越王殿下為刺史,當可保一方之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