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部分(第3/4 頁)
渾然天成,大氣蓬勃,某歎服,平生不敢言詩矣。”
廢話不是?孃的,這詩乃李白名作,能不好嗎?咱不過是抄了抄,呵,等李白那廝出生之後,怕是要沒名詩可寫了。若是換一個場合,李貞一準會暗自得意於自個兒震驚他人的效果,可眼下,面對著即將到來的大潮,李貞卻不由地憂心忡忡,也沒理會納隆的激動之情,緊趕著道:“先生,值此時分,這詩名只怕並不那麼榮耀罷,該如何應對,還請先生教我。”
“唔,是有些問題。”納隆急喘了幾口氣,平靜了一下心態,眉頭一皺,隨口應了一句,埋頭沉思了起來,好半晌之後,長出了口氣道:“此事並不一定會像王爺所認為的那般嚴重,麻煩會有,可只須應付得當,反倒是件好事。”
“哦?”李貞若有所思地想了想,淡淡地追問了一句:“何以見得?”
納隆輕笑了一聲,平靜地說道:“王爺明鑑,此事當從皇上那頭說起,唔,某若是料得不差,聖上將王爺提拔上來,其用意不過是要攪渾水罷了,王爺請看如今之朝局:三位皇子為了奪大位,各自收攏死士,暗中培植勢力,朝中暗流洶湧,已是尾大不掉之勢也,聖上乃明主,怎會不清楚其中的危害之處,並非不想根治,怎奈這些人個個都是龍子,還牽涉到太子之位,牽一髮而動全身,一個處置不當,那就是滿朝大亂的局面,大隋因換太子而二世則亡便是前車之鑑,可若是不動手根治,玄武門之變只怕還將再次上演,以今上的睿智如何看不出其中的關竅之所在,之所以始終忍而不發,非不為也,實是時機未到耳,王爺的作用說穿了就是聖上手中一杆槍,其用場就是攪亂目前三足鼎立之勢罷了,唯有亂了,聖上才能找到個合適的機會收拾朝局,這就好比是釜底抽薪,總好過揚湯止沸罷,故此,王爺之名聲越大,對於攪亂時局越有幫助,此乃不言自明之事也。”
“不錯,先生所言本王已略有所感,可本王擔憂的是,唔,是本王立足未穩,實不足以以一敵三,若是風頭過健,只怕覆滅就在眼前,如此該當如何?”李貞心中自然明白納隆所言是實,可還是擔心自己實力不足,心中的憂慮並未因納隆的話而稍解。
納隆不答反問道:“依王爺看來,若是王爺急速崛起,對何人的威脅最大?”
對何人威脅最大?唔,這問題問得好!李貞在心中飛快地將形勢過了一番,看了眼納隆道:“該是太子罷,無論本王是自立還是聯合其他兄弟,對於太子來說都差不了多少。”
“不錯,這就對了,太子身居高位,處於保的狀態,從其著眼點而論,無論是哪位皇子崛起,其用心不過是取太子之位自為罷了,故此,太子那頭王爺就不必去費心了,那一準是視王爺為眼中刺、肉中釘,無論有無詩集面世,太子都一準會出手對付王爺,這原就是題中應有之義,卻也無甚可說之處,關鍵就在其餘兩位皇子的身上。”納隆笑著說道。
“嗯,這一條本王心中有數,老大跟本王自幼不合,從無任何共通之處,本王也懶得跟此等人囉噪。”李貞說到這兒,頓了一下才接著道:“老四自恃才高,又是嫡子,素來霸道,與太子間勢同水火,本王倒是可以撩撥一下,利用一番,只是那個老三卻是個心機深沉之輩,卻不是個好相與的貨色,同為庶出,本王若是名聲大噪,他那頭豈不就愈加沒有指望了,故此,本王未必能說得動此人。”
“那又何妨?”納隆絲毫不以為意地說道:“吳王與太子並不是一條心,就算會對王爺出手,只怕也未必會和太子配合著出手,某料定以吳王的陰忍,定不會做出頭鳥,只會等太子動了手,看情形而定奪,到時候還不知道他會對付誰呢,王爺又何必放在心上,與其擔心吳王,王爺還不如加緊跟魏王多聯絡一、二,只要能穩住魏王,便可破解三家圍攻之勢,至於太子那頭,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罷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