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第1/4 頁)
5�11海地從大米自給到依賴進口的蛻變
在這次糧食危機中,美洲地區最貧困的國家——海地,暴發了極為嚴重的糧荒,對經濟和社會造成嚴重影響和危害。但是,人們可曾記得,幾個世紀以來,海地都是以種植稻米為主的國家。20世紀80年代,海地每年大米產量可以滿足這個國家95%的需求。1995年,作為向海地提供貸款的條件,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要求該國把大米的進口關稅由原來的35%降至3%,海地接受了這個條件。這是加勒比海地區的最低關稅水平。這意味著海地向美國敞開了大米貿易,美國以低於海地大米一半的價格向海地傾銷大米,結果使海地大米供給很快被美國大米所替代。成千上萬的海地農民為此失去了稻穀生產和生存手段。目前,海地每年糧食供給缺口大約45萬噸,有330萬人吃不飽飯。
海地從原先大米基本可以自給自足,到大米供給主要依賴進口,再到發生糧食危機,一個重要原因在於海地相信貿易自由化能夠解決他們的糧食問題。由於大米市場完全放開,稻穀生產受到衝擊後,海地農民覺得自己種糧不划算,就紛紛離開他們的土地,到城市裡面去打工謀生,依靠掙錢購買大米。但是,當現在海地有3/4的大米依賴美國進口,國際市場糧食價格上漲以後,這個國家的低收入者和貧困人口就買不起大米了,所以發生了糧食危機和社會*。這就是農產品貿易自由化這把雙刃劍帶給海地的惡果。海地雖然是個小國,但其糧食供給的蛻變極具典型性。它至少給人們三條警示:一是發達國家鉅額農業補貼,對發展中國家農業發展存在潛在的嚴重的衝擊和影響;二是國際農產品貿易自由化是一把雙刃劍,一些貿易規則被扭曲,給發展中國家糧食生產和供給構成威脅;三是在國際農產品貿易中,要防止別國農產品生產和供給對本國農業生產和農產品供給體系的替代。
5�12不能掌握自己飯碗的苦衷和教訓
假如這個世界貿易自由化如想象中那麼完美,假如糧食只是一般消費品而不是必需品,那麼放棄農業產業的危害性也許並不是那麼巨大。但是在世界糧食供應日趨掌控到少數大國和跨國壟斷公司手中的背景下,當世界糧食供求關係發生重大變化時,那些農業長期投入不足和依賴進口糧食的國家,忽然發現自己原來想象的在貿易自由化中交換產品和服務,與現實中的國際糧食市場競爭大相徑庭;原來自己的財政“購買力”與糧價飛漲相比,並不像想象的那麼充裕。糧食危機造成的飢餓和動盪,使他們感受到自己不能掌控飯碗的苦衷和教訓。
據聯合國糧農組織對16個發展中國家的一項研究表明,在烏拉圭回合談判後期,這些國家的食物進口大幅上升,但出口量卻沒有任何增加。在貿易自由化的衝擊下,一些發展中國家的農業萎縮,迫使農民破產並離開農村,加劇了土地向少數人集中,農民失去了收入和生活保障。非政府組織的研究也證實了這一點,在國際貿易自由化的影響下,一些貧困國家農業受到很大沖擊,使得小農戶的收入下降,農村營養不足人口增多,農村食物供給短缺。馬德萊將這些情況稱為“典型的自由化後遺症”。從這個意義上說,農產品貿易自由化這把雙刃劍,既可以一時地、短期地滿足一些國家一部分農產品需求,又可能使一些國家農業破敗導致貧困、飢餓甚至饑荒。
這次糧食危機的劇烈程度,暴露出一些國家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糧食安全保障能力嚴重不足,集中表現在糧食儲備能力上。從現象上來看,一些發展中國家受到糧食危機的衝擊最為嚴重,受到的傷害也最大,因此,發展中國家必須加強自身農業發展,增加農業及相關產業的投入。但必須承認的是,發展中國家對農業投入長期不足,一方面是因為這些國家由農業國向非農業國轉變道路上的幾乎無法迴避的政策取向,另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