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4/4 頁)
翠姐姐將來不管發生什麼事,起碼手上有了依靠,不必在看那夫家的臉色生活。”
這一番蕩氣迴腸的話,只聽的三女眼中異彩連連,不禁深深為之嘆服。
第010章 棘手之事
張灝的一番話,即使其中大有高瞻遠矚,未雨綢繆的意思,乃至讓三個姑娘家心潮起伏,升起欽佩之意,不過也未免有些過於異想天開,把世事想的過於簡單。
果然,剛才還為之嘆服的三人,下一刻都皺起眉頭,其中秋蕊有些猶豫的說道:“這身份上不適合吧?碧翠是個家生子,乃是奴僕身份,嫁去的人家,想必也不是平民百姓,雖說背靠著國公府,沒人敢說些什麼閒話,但二爺你贈與這麼多的田產,這官府能給登記造冊嗎?”
這話已經說的夠委婉了,在這等級森嚴的古代社會,尤其是明朝時期,身份上的改變基本是很難逾越,農戶,工戶,軍戶都是世代傳承的,也就是說,你父親是做什麼的,到了你這一代,也必須要做什麼,花名冊都是由官吏嚴格審查,由不得任意更改,除非當個流民,逃離家鄉,但沒有身份證明,在外地也很難生存下去。
人口普查是太祖朱元璋在位時就搞過的,那就是有名的‘戶貼制’,家家戶戶別說有多少人口,舉凡姓名性別,人際關係,做什麼工作,就是家中有幾顆棗樹,院子中有幾頭牲畜,田產房屋,包括家中動產和不動產,都得詳細記錄在案。
唯一改變命運的方式,就是科舉,明朝的科舉制度可算曆朝歷代最公平的,不拘出身,錄用的人數也多,真算是刺激了百姓子弟奮發圖強,加上明初兩代皇帝特別重視教育,基本上只要有條件,家家戶戶都會送孩子讀書,私塾官學基本遍佈所有地方。
如此一來,別說考中三甲得個狀元了,就是中個舉人秀才,其難度都大大增加,可謂是難上加難,但對此時的百姓來說,總算有這麼個指望,起碼知道有那麼條飛黃騰達的道路,時刻在等著咱們。
以至於後來明朝的科舉制度傳到國外,也首先被那法國照搬,成了文官考試製度,由此擴散,一直流傳到今日,所有國外所謂的專家教授,都承認這回事,也算是明朝的一個功績了。
張灝想了想,也覺得有些棘手,要真給碧翠一些田產,起碼先得改變她的身份,而改變她的身份,又涉及到人家整個一個大家族,如今是明朝初期,很難透過一些手段渾水摸魚,那官府供奉的土地廟,可隨時等著撥貪官汙吏的人皮,好填充稻草人玩呢!
話又說回來,碧翠的父母也不見得同意,這雖說是給人家當個奴僕,可當到堂堂國公家的級別,身份地位又比百姓高過一等,在張府是下賤奴婢,可回了家中那就是個主子,也能養幾個下人伺候自己,背靠著大樹,誰還願意當個所謂的自由百姓,任由別人魚肉。
還沒等他想明白此事,一邊的煙翠又小聲的道:“二爺,您的好意婢子就代碧翠姐姐心領了,可那五百多兩白銀,數目實在是有些嚇人,我和碧翠的月銀是每月三兩,還是夫人看在我們日夜照顧您的份上,特意恩許的,就算是秋蕊妹妹,一個月才二兩銀子,外頭小紅幾個,不過一吊錢而已,您自個從小積攢的積蓄,不過三十幾兩銀子。”
又是意猶未盡,聽得張灝目瞪口呆,此時才明白,原來自個的身家也不過如此,哪有想象中的一舉手,就賞出個幾千上萬,這錢又不是大風吹來的,以父親的為人,一生性格謹慎正直,估計家裡的收入有限。
那天聽到母親她們口氣輕鬆,張口就是幾百兩白銀拿去送給和尚,自己還不當回事,後經由煙翠解釋,才知道自己從小到大,因為痴痴呆呆,年紀幼小,根本沒有什麼多餘的銀錢,上不討長輩歡心,逢年過節的基本沒有賞賜,下你一個幼兒,也沒有例銀供你日常花銷。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