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2/5 頁)
位置再次發生死叉,則見頂無疑,要堅決賣出。在二次死叉後不久,5周、10周均線又死叉30周均線,則一波大行情宣告結束確定無疑,市場或大盤將進入長期下降通道。
如圖2…12,深賽格(000058):2010年1月10日左右,5周、10周均線在高位的首次死叉,5月10日左右又二次死叉,不久,又與30周均線發生死叉,股價迎來了一輪大跌行情。
3.成交量
地量見地價。當個股或大盤的成交量在階段性地見到最低量時,也即股價見底之時,隨之而來的是持續上漲。在上升趨勢中,如果周均線連續出現地量成交,則後期肯定還有上漲行情,可以大膽伺機介入。
如圖2…13,農產品(000061):從2008年2月初至12月下旬,周均線成交量長期處於地量結構。此後,隨著成交量的放大,股價迎來了大反轉,從2008年11月初的6元多一直漲到2010年11月中旬的24元多,漲幅著實驚人。
第三節 其他技術指標(1)
一、量比
1.量比的概念
前面說過,量比是本模式實盤操盤時運用的主要“撒手鐧”之一,其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
量比是衡量相對成交量的指標,它是指股市開市後平均每分鐘的成交量與過去5個交易日平均每分鐘成交量之比。
2。量比的運用要點
從某種意義上講,量比可以說是盤口語言最重要的翻譯器,它是臨盤實戰洞察主力短時間動向的最重要武器之一。
量比在換手率從低換手突變為高換手時應該以放大為宜,也就是說,不能在換手率由高換手轉變成巨量換手時去考察量比。因為在多數情況下,此時股價已經位於階段性的高點附近了。
量比的最大功用,是及時發現冷門股突變為熱門股的那一刻,選擇那些處在極低位或相對低位,經過長期下跌或橫盤的個股,當哪一天突然高開高走,放大量上漲(量比應在2倍以上)時,可買進。當然,還需要關注市場環境是否處於相對強勢或強勢中。如果市場環境不好,個股上漲的高度較為有限,應及時獲利出局。
運用量比時,只能在兩個點上著力,尋求高利潤。一個是股價調整後,經過縮量整理,股價突放大量反轉向上時;第二個是股價在上升過程中經過震盪整理,放量向上突破重要阻力位的時候。
量比的放大應該促成股價的上漲,並與上漲的強度成正比,放量不漲、放大量小漲、放量反而下跌都是不健康的情況。即“量價關係”要正常,放量上漲、漲時放量跌時縮量,都是正常表現,反之,如“放量滯漲”、跌時放量漲時無量則為不正常表現。
除了股價大幅上漲後放量下跌是可確信的真跌外,在超跌或者股價底部的放量不漲,很多情況下可能是主力的刻意打壓、建倉行為。這時,我們需要再等待,等到主力建倉完畢,再擇機介入。
二、換手率
1。換手率概念
除了量比,換手率也是一個研究成交量、判斷個股交投活躍度的重要工具。它的計算公式為:換手率=(成交股數/當時的流通股股數)×100%。按時間引數的不同,在使用上又劃分為日換手率、周換手率或特定時間區間的日均換手率等。
很高的成交量,並不意味著同等強度的交投活躍度。交投活躍度需要藉助換手率來進行判斷,這就是換手率分析的重要意義。在具體應用中,的確需要對換手率過高的情況加以關注。小盤股換手率在10%以上便值得關注,中盤股在5%左右,大盤股則在3%左右。
在實戰中,將量比與換手率配合運用,與股價走勢進行共同研判,可以非常準確地判斷主力意圖以及可能的上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