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4/4 頁)
即,乃急轉直下,再說出一大藏教之戒定慧三學,無非是〃莫以善小而勿為,莫以惡小而為之。〃此理人人都知得,叵耐個個做不到。故再三籲嚀咐囑,正是〃臨行密密鏈,意恐遲遲歸〃之慈母心腸也。於是詳細指出輪迴六道,因果迴圈,地獄天堂,人間苦海與聖賢之種種境界,此即所謂修道之謂教者,亦乃全部佛法之基石也。但又復坦然指出,所謂天堂地獄與因果輪迴等事,皆此一心堅固妄想之所建立。纖塵下而翳天,一芥墜而覆地,〃自淨其意,為諸佛教。〃臨歧叮嚀,唯此而已。吾佛婆心懇切,恐來人於歧路徘徊,乃復說出修持過程中五十種陰魔境界之現象,〃欲知山下路,須問過來人。〃善惡由心,魔佛同體,執迷處即佛亦魔,放下了何魔非佛?故必須知得在〃有佛處莫留戀,無佛處急走過。〃則君子坦蕩蕩,不做小人長慼慼矣。古德有云:〃起心動念是天魔,不起是陰魔,不起是煩惱〃。乃知世人在開眼閉眼處,舉足下足時,無一非心障之冤魂,其魔豈止五十種而已。但得正身心,魔境可成趣,則赤條條來去無牽掛,何有魔佛之可得哉!菩薩之位數五十有五,陰魔之境,只說五十者, 乃綜合身心是稱五陰。五陰錯綜複雜而為用,五十相生,故數僅得此。易日:〃天數五,地數五,天地之數,五十有五,其用四十有九。〃舍此天地均數之象僅為五十。一點動隨萬變,故其用四十有九。如一塵不染,即萬法不生。然則所謂五十五,或六十四聖位,與失五種陰魔,都只是大衍之數,六十四封之周天變相而已。周天之象,始於一,終於一,中通於五。故全經以情波慾海之一念始,以剖析五陰之空性為結。首尾關照,層次井然。一以貫之,等於未說一字也。系以詩日:
遊戲何妨幻亦真,莫將魔佛強疏親,
心源自有靈珠在,洗盡人間萬斛塵。
慾海情波似酒濃,清時翻笑醉時儂,
莫將粒粒菩提子,化做相思紅豆紅。
幾年魂夢出塵寰,濁世何方乞九還,
一笑拋經高臥穩,龍歸滄海虎歸山。
庚子年春三月南懷瑾 述楞嚴大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