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部分(第2/5 頁)
時候謝之遠死都不知道怎麼死的。
謝家只好四處打點,想要葉邑辰改變主意。葉邑辰知道這件事後,只是笑笑,自然不會改變主意。
不多久,這件事連雨瀾都聽說了。雨瀾忍不住問起葉邑辰。雨瀾的話雖然說得極為婉轉,翻譯過來卻是:您老人家不會真的這般小肚雞腸吧,當年那點子事情到現在還放不下,非得要把謝之遠派去送死?
她對謝家到底是抱著一份愧疚之情的,並不希望葉邑辰這樣做。何況這中間還牽連著一個五太太!
葉邑辰無奈地笑道:“這般庸人如何能夠知道本王的佈局和安排。”就把謝之遠在戰爭中表現突出,自己想要栽培他的想法和雨瀾說了。雨瀾吃驚之餘,也有些奇怪,“那麼說王爺是打算重用謝之遠了?那你為何還要把他派到陝西去?”
葉邑辰道:“就算我想升他的官,他也要有足夠的功績,讓旁人心服口服才行。我這次派他前往,就是想考驗一下他的能力,他畢竟從未做過統帥一隻軍隊的長官,從京師到長安這一路並不好走,若是他能平平安安地把丁閣老送過去,我自然不吝嗇高官厚祿對待他,若是這途中他是個不中用的,一不小心死在半途,也只能怨我沒有識人之明,怪他自己不爭氣了!”
雨瀾這才明白葉邑辰的想法,也就放下心來。他畢竟不是徒逞匹夫之勇的人,對於整個國家大政方針的把握,他算得一個合格的政治家。
而此時的西安城內,葉敏瑜已經看到了劉章的來信,京師想要封他為關中王的訊息也透過秘諜系統及時傳遞了過來。
此時他在關中算是剛剛站穩了腳跟,關中四塞還只有一個函谷關控制在他的手裡,其他三個要塞都還在朝廷手裡,關中的大片領土也還沒有置於他的絕對統治之下,這個時侯何去何從,是響應劉章的號召,與蜀漢合兵還是接受朝廷拋過來的橄欖枝,接受關中王這個新的身份,他還沒有想好。
他手下的一眾將領們也是議論紛紛,各有各的想法。比如蕭宗昌和蕭宗盛就一力主張他和劉章合兵共同討伐朝廷,正統皇帝死前處決了蕭家滿門,蕭氏一族自然對朝廷恨之入骨。葉敏瑜自己權衡利弊,一時也有些拿不定主意。
當然從心底裡葉敏瑜還是不願意和劉章攪合在一起的。這個時候丁閣老的使節團一行人到了長安,經過一輪艱難的談判,朝廷不但答應葉敏瑜在關中為王,而且表示只要葉敏瑜答應在關中為王,不與劉章同流合汙,朝廷願意把蕭妃送到長安與葉敏瑜團聚。
葉邑辰對這個侄子看得很準,他知道葉敏瑜還是顧忌著大楚江山的,他和葉敏昭怎麼鬥,都是“人民內部”的矛盾,可是劉章牽扯進來,問題就複雜了,他既然不願意向北向突兀人借兵,自然也就不願意同劉章聯合共抗朝廷。
等他再打出蕭妃這一張殺手鐧之後,孝字當頭之下,葉敏瑜果然動搖了。他終於接受了朝廷的冊封,成為了“關中王!”朝廷自然明白,所謂裁撤軍隊,享有官員任免權力之類的,只是說著好聽而已,關中已經成為了葉敏瑜的獨立小王國,朝廷對這裡已經鞭長莫及了。
當然這件事情談來談去足足花了幾個月的功夫,丁閣老夏末的時候到了陝西,出冬的時候才把事情談妥。葉敏瑜才終於接受關中王的封號。這段時間裡,葉敏瑜也沒有閒著,他四處出擊,把其他的三座要塞一一攻下,又把關中忠於朝廷的兵馬一一剷除剿滅,等他和丁閣老談完了,整個關中也真正變成了他的自留地了。
而在此之前,八月十四,中秋節的前一天,順王葉敏舒也遵照朝廷的諭令,搬離了毓慶宮,內務府在金魚衚衕選了一座大宅子稍加修整便做了順王爺的新王府,趕在中秋節前搬出了皇宮。
順王開府的那一天門庭冷落,前來道賀恭喜的幾乎沒有。一個沒有任何實權的瘋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