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社戲帶來的啟發(第2/2 頁)
城裡的青菜比山裡的野味還要貴,我這一路開車過來,路真的難走。”
龐所長說,原來的路還好點,前兩年進山買木材的車將路軋壞了之後,就越來越爛了,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雪天都不敢出門,怕滑到路邊的溝裡去,最淺的溝都三十多米深。
因為龐所長他們都在上班,中午是不能飲酒的,大家拿著飲料當酒碰了一下,一是第一次見,二是大年初一,儀式感還是要有的。
儘管沒有酒,幾人聊的也是很開心的,派出所的三位領導也是對張華挺崇拜的,一個農村孩子考公進了體制,因為說了為貧困村代言這句話,獲得了一致好評,也進入了一些人的視野。
以後的路子絕對是很寬的。
身邊這個美女記者也是個有名的人物,與張華大過年了還一起出行,明顯的關係不一般。
結一份善緣,日後誰說用不上這段緣分呢?再說了,這又是伍局長親自打電話交待的,務必接待好,務必保證二人的安全。
幾人邊吃邊聊,直到聽到外面的戲班子開始打起了鑼鼓傢伙,眾人這才結束了午飯。
在龐所長的陪同下,張華和高倩走進了熱鬧的趙灣街道。
趙灣街不大,比著雙河快小一半了,但人彙集來的可不少,老老少少男男女女的。
兩邊店鋪商品也比較齊全,只是價格略高。
如畫裡走下來的仙女一般的高倩一現身,引來了無數人的目光,尤其是那些年輕小夥子們,看到一身警服的所長在一旁陪著,走著說著話,他們哪還敢造次,灰溜溜的站在一邊,兩隻眼睛卻盯著高倩那白嫩漂亮的臉蛋,始終不願回頭。
趙灣街道兩端各有一臺大戲,高高的木質舞臺,演員們正在舞臺上咿咿呀呀的唱著,弦師在賣力的拉著弦子伴奏。
龐所長向張華說道:“趙灣也有幾百年的歷史了,原叫張灣,明末起義軍頭領張獻忠受傷在這住了一段時間,朝廷來剿他的時候他已經離開了,為了怕朝廷認為張灣就是張獻忠的張,改名趙灣,這裡的趙姓祖上都姓張。
據說張獻忠離開那一天就是大年初一,所以他們就從大年初一舉辦社戲,一是懷念張獻忠,二是紀念他們的張氏祖先。”
高倩道:“張華你姓張,你的祖先是不是這的?”
張華還沒說話,龐所長笑道:“張鄉長的祖先絕對不是這的,因為幾百年前他們都已經改張為趙了,改為趙姓後才分出去的。
張鄉長要是姓趙的話,那還說不定跟趙灣有些牽連。”
三人哈哈大笑起來。
笑過後,張華突然心有所思,他轉身看了一眼這條街道,想起了龐所長所說的趙灣歷史,聽著街道兩端大喇叭傳出的唱戲的聲音,他突然一拍腦門:
“有了,我知道該怎麼做了,全力深挖‘文化搭臺,經濟唱戲’,打拼文旅經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