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部分(第3/4 頁)
國人聽了,消除了疑慮,非常高興。一般的少兒讀物介紹到這裡就結束了,但列子的原著中卻僅僅是個序幕,這個讓杞國人打消疑慮的人僅僅是跑龍套的小角色而已。按我們現在所知道的知識,這個人的解釋也有很多BUG,星星掉下來一個撞上地球,這種情況也是有的,哪裡會不傷害什麼?
接下來一個有名有姓的主角上場了,此人叫長廬子。他聽說了這件事,笑說:“虹霓雲霧,風雨四時,都是天空中積聚的氣體;山嶽河海,金石火木,這些都是在地上積聚的形體。既然知道它們是積聚的氣體,是積聚的土塊,怎麼說它們不會毀壞呢?天地既是無限空間的一個微小物體,又是萬物之中最大的東西。它們難以消亡,難以窮盡,這是肯定的;人們難以推測它們,難以認識它們,這也是肯定的。擔心天地會毀壞,確實是擔心得太遙遠了,可是說它們永遠不會毀壞,也是不對的。天地不可能不毀壞,總有一天毀壞會到來的。如果真的遇上了天塌地陷的那一天,怎麼會不讓人擔心呢?”
長廬子說的比較合乎“科學”道理,但是在思想上卻又讓人迷惘了,難道我們真的就該像杞人一樣終日擔憂嗎?
最後,真正的主角列子上場了,他笑著說:“說天地會毀壞的錯了,說天地不會毀壞的也錯了。天地會不會毀壞,是我們無法知道的事情。雖然我們無法知道天地會不會毀壞,但是可以肯定,對我們來說,天地毀壞與否都是一樣的。所以人活著的時候不知道死後的情形,人死了以後不知道活著時候的情形;未來不知道過去的事情,過去不知道未來的事情。那麼天地會不會毀壞,我又何必掛在心上呢?”
列子最後的這段話,才是真正的解答。這後面的話之所以兒童讀物不選,也是有道理的,像這樣的思想,兒童恐怕很難弄明白。不過我們在看了前面的“道家思想十六觀”,肯定會覺得,列子這段話和莊子《齊物論》等上面的思想是一致的,那就是自然界的變化是無窮無盡的,人只有不悅生,不惡死,順其自然,方能逍遙自適,求得解脫。
還有“紀昌學射”這個故事,此故事大家想必都熟知,對於這則寓言,語文老師講評時,不外乎大講紀昌勤學苦練基本功的刻苦精神,紀昌學射的毅力和恆心之類的主題,但我們瞭解到列子是道家人物後,再讀此文,有沒有感覺到紀昌“視小如大,視微如著”,把蝨子看得如車輪一樣大這些做法,正是莊子書中所說的“天下莫大於秋毫之末”這樣的意思?對此,列子在另一段文字中說得更清楚一些:
電子書 分享網站
憑虛御風--列子(3)
“江浦之間生麼蟲,其名曰焦螟,群飛而集於蚊睫,弗相觸也。棲宿去來,蚊弗覺也。離朱子羽方晝拭眥揚眉而望之,弗見其形;虒俞師曠方夜敗��┦錐����ノ牌瀋�Nɑ頻塾餚莩勺泳湧蔗賈�希����攏�乃佬畏希恍煲隕袷櫻�槿患���翎隕街�ⅲ恍煲雲���槿晃胖��衾做���!�
這裡說有一個小蟲,能在蚊子的睫毛上住,就是離朱那樣視力在以上的人也看不見,師曠那樣著名的耳聰者也聽不見。但黃帝和容成子在崆峒山上心齋三月後,就看見它們如嵩山一樣大,聽它們的聲音,像雷聲轟鳴。這似乎是道家內功達到一定境界的狀態,又從一個側面說明了道家中“小而不寡,大而不多,知量無窮”、“肝膽如吳越”之類的思想。
《列子》一書裡還有很多帶有道家色彩的故事,這裡就不一一說了。書中還記載了很多有趣而奇妙類似於《山海經》的故事,但又彷彿不完全是神話。像書中說楚國的南面有個炎人國,那裡的人父母死了,就把屍體上的肉剔除扔掉,然後把屍骨掩埋,這樣才叫孝子。似乎類似於現在西藏人搞的“###”儀式;秦國的西面有個儀渠國,那裡人的父母死了,就把屍體放在堆好的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