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三傑同門(第2/3 頁)
住,兒子能有機緣跟在身邊學學,一定可以遠離歪魔邪道,確保他未來不走歪路。
所以李清和王月超商量,她準備給乾坤拜個正經的道家師傅。王月超本身對道家養身功夫略知一二,還練過一些李正奇所傳道術,只是因為自身元神遲鈍,靈識不足,一直?沒辦法精進。不過他也知道人各有異,也許兒子和他大舅李正奇一樣,有學習道術的天賦。王月超也贊成李清的想法,他說只要不是課本上的東西,感覺兒子都有興趣去學習。
果然,李乾坤對學道一事非常感興趣,馬上問他媽師傅是哪一位?
“清成山的掌門郭昌明道長,道號晶輝子,他可是國家宗協首批認證的九位宗師之一,人品道法都是一流的。”李清說道。
光明5年,新華建國,作為世俗國家,對待宗教,國策是不鼓勵不反對,宗教信仰自由。華國宗教經過幾十年的發展,確實在護國佑民方面做出了一定的貢獻。但是宗教從業人員良莠不齊,有的宗教教義不明,行蹤詭秘,更有一些旁門左道打著宗教的幌子,幹盡了傷天害理之事,常有報道披露。甚至在偏遠山區,還有國外滲透進來的邪教,偷拐三歲以下的兒童,獻祭給所謂的神魔先知,傳聞比販賣器官還可怕。而且世界局勢日新月異,國內外的宗教界都盛傳末世傳說,甚至直接影響到世俗社會穩定。
到了光明57年,國家為了改善宗教管理工作,聘請德高望重的大儒計老爺子出山,由計老擔任宗協名譽會長。
儒教也是脫胎於聖王時期的早期道家,在皇朝時代天下讀書人信仰之教,歷代英才輩出,其出世入世的家國情懷,深深影響和塑造了國人性格。
儒家公認先祖是聖王時代的儒道創始人聖師仲彌。儒道自成一體,最初其觀點不同於雪墨兩系,不再執著於人性本善本惡,萬事既論跡又論心,強呼叫行動去踐行自己的理想追求。儒道遠離鬼神,信奉先祖,提倡君子自強,追求世界大同,宣揚仁愛道德。
而仲彌本人用生命踐行了他的“不成功,便成仁”的理念。三界對抗魔族期間,儒道仲彌以九曲丹核自爆,為人雄禹夏手刃魔酋雷姆創造了條件。
仲彌弟子三千,其中七十二賢人,均為華族棟樑,為神魔大戰後快速恢復社會秩序做出了巨大貢獻。天下讀書人尊仲彌為儒教先師,儒教逐漸脫離道家,成為單獨一教。仲彌被禹聖王封為“至聖”,後世歷代皇朝其不斷加封,皇朝即便更替,開國君主都要去仲彌至聖廟禱告祭拜,祈求文脈傳承,國祚綿延,不然無法取得天下讀書人的支援。
所以真正的儒家身上都有一種悲壯的理想型人格,具有不逃避責任的擔當犧牲精神,這也是三教中最明顯的。當然神華數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各種思想交流碰撞,三教的很多思潮相互影響。儒家不如意的時候也有道釋兩家的歸隱情緒,道家也有“盛世覓山歸隱,亂世負劍下山”的傳統,就連與世無爭的釋家,遇到妖魔亂世橫行,也會“心懷菩薩心腸,手持金剛手段”。
計老是儒家陵南學派的第十二代領袖,也是公認的現代華族文脈的傳承人。計老座下親傳三個弟子,一個比一個厲害,可謂一門三傑。
三弟子張兆雄,為國家宗教局局長,同時親自兼任宗教協會會長,從此宗教協會由民間組織,正式成為官方機構。
二弟子孔光啟,任國家教育部部長,主政期間,主推傳統文化迴歸中小學。
大弟子孫千揚,更是中樞領導之一,高居國家國防力量委員會副主席,同時兼任國家安全委員會主任。
光明55年以來,張兆雄主政宗教局,對華國宗教管理大幅改革。只有在官方登記的宗教組織,才為正教門派團體,包括道儒釋三教各大傳統流派,國家也有專項經費扶持其傳承。尚未登記的一部分為野教,就是傳承比較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