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2/4 頁)
坦丁堡,滅拜占庭帝國。君士坦丁堡(後改名伊斯坦布林)成為帝國的新都,並將聖索菲亞大教堂改為清真寺。他制定伊斯蘭法典,完善行政管理制度,擴建用先進武器裝備的軍隊,對新徵服地區實行伊斯蘭化的各項政策,對其他宗教團體實行自治的“米勒特製”,發展經濟,從而鞏固了統治,增強了向外擴張的實力。1459~1478年,最終佔領了塞爾維亞、波斯尼亞、克里木、阿爾巴尼亞、伯羅奔尼撒半島等,並統一了小亞細亞。自稱“兩地(指羅梅利亞和安納托利亞)和兩海(指愛琴海和黑海)的主人”。世紀初,素丹賽利姆一世(1512~1520在位)先後打敗伊朗薩法維王朝和埃及馬穆魯克王朝,從開羅俘虜哈里發穆泰瓦基勒予以監禁,自稱哈里發。他佔領了埃及、敘利亞、巴勒斯坦等阿拉伯地區。麥加聖地謝里夫表示臣服,並將大量伊斯蘭教聖物供奉給素丹。賽利姆遂取得“兩聖地護衛者”稱號。素丹蘇萊曼一世(1520~1566在位)統治時期,奧斯曼帝國國勢臻於極盛。他勵精圖治,整頓朝綱,加強中央政權,發展經濟,國庫充盈。他先後征服和控制了伊拉克、黎巴嫩、希賈茲、葉門等地,轄有除摩洛哥外的馬格里布地區,並向東南歐派駐軍事長官、伊斯蘭教法官、傳教師,使伊斯蘭教在東南歐廣泛傳播。帝國極盛時,其領土東迄高加索和波斯灣,南抵非洲內地,西達非洲摩洛哥,北迄奧地利邊界直到俄國境內,囊括今歐、亞、非近40個國家和地區的土地,領土面積約600多萬平方公里。
版本3奧斯曼帝國攻陷君士坦丁堡,攻陷貝爾格萊德,攻陷布達,圍攻維也納,奪取了地中海的東岸和紅海要道。奧斯曼帝國成為一個龐大的帝國,版圖囊括以前的阿拉伯和拜占庭兩個帝國的大部分地區,地跨歐亞非三大洲,稱雄一時。奧斯曼帝國在中古後期和近代的歷史發展中曾起了重要的作用。這個國家是中古後期興起的。它的建立者是遊牧於裡海東南部呼羅珊一帶的一支突厥人。13世紀時,蒙古人開始向西擴張,迫使他們遷移。最初他們依附於塞爾柱突厥人建立的羅姆蘇丹國,在和拜占庭相鄰的薩卡利亞河畔得到一塊封地。1242年,羅姆蘇丹國在蒙古人的打擊下瓦解。於是這支突厥人獲得了充分發展的機會,從此開始發展壯大。部落酋長埃爾託格魯爾死後,他的兒子奧斯曼(1282—1326年)繼位。
1300年,奧斯曼開始自稱蘇丹,宣佈他的部落為獨立的伊斯蘭國家,即愛米爾國。1301年,奧斯曼侵佔了富庶的卑斯尼亞平原。當時奧斯曼的主要敵人是拜占庭帝國。拜占庭帝國在小亞的土地是他擴張的主要物件。1326年,奧斯曼奪取拜占庭在小亞的重鎮布魯薩,控制了馬爾馬拉海峽,並把首都遷到布魯薩,這一新的國家稱為奧斯曼帝國,在國內居於統治地位的土耳其人被稱作奧斯曼土耳其人。這時奧斯曼帝國已經*近了歐洲,定都布魯薩使得這個國家的發展方向必然是指向歐洲。
奧斯曼帝國真正大舉擴張是在奧斯曼的兒子烏爾汗(1326—1359年)統治時期。烏爾汗為了進一步擴張,建立了正規的常備軍。他的常備軍分為兩種。一種是由得到采邑的封建主提供的軍隊,另一種是新建立的軍隊,這種軍隊的規模初期並不大,但是裝備精良,訓練嚴格,是奧斯曼帝國的主要戰鬥力量。這種軍隊的特殊之處是要終生服役,不得建立庭,待遇優厚,享有特權。在奧斯曼帝國,幾乎仍然採用中亞的戰鬥體制,男孩自小就要接受軍事訓練,社會以戰爭掠奪為榮,戰士打起仗來英勇頑強。新軍建立初期只有1萬人,到世紀中期發展到4萬人,17世紀初發展到9萬人。當時,奧斯曼帝國有著良好的擴張條件,拜占庭已經衰落,羅姆蘇丹國也已經分裂。奧斯曼帝國首先佔據了原來羅姆蘇丹國的大片地區,並以此為基礎,開始大規模地向歐洲擴張。13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