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部分(第2/5 頁)
要說它是假的?”
要說荀雍對這“山陰貼”的珍愛也不是假的,自唐代“山陰貼”第一次出世以來,此貼就一直流落民間,千百年來輾轉於歷代藏家之後,輕易不肯示人,據“山陰貼”有史可查的歷代主人來看,宋徽宗趙佶應該是它的最後一名主人。然而天道不佑,在北宋靖康年間的那一場奇恥大辱之中,金兵掠走宋室無數珍藏,其中就包括“山陰貼”。
而後此貼就一直不知所蹤下落不明,直至今日重現。
其實要說在千百年裡端木賜不想揭露這張“山陰貼”的真偽那是假話,主要是他沒機會。人海茫茫之下誰知道這張山寨貼在誰手中?而且那些人在得到這張山寨貼之後,人人待之如珍寶,除了自家兒子誰也不給瞧,他端木賜哪有機會看見?
說實話,今天可謂是端木賜除開自唐代貞觀年間親眼目睹其誕生的那一回之外,還是第一次重新見到這張出自於山寨名家馮承素之手的山寨貼。
端木賜本以為它已經毀於戰火,卻沒想到被這半筆齋給收了,說起來也真是奇緣啊!
但這並不代表它可以在端木賜面前繼續“山寨”下去。
因為真品在端木賜手裡,那是自己的朋友送給自己的,承載著一段回憶與歲月,他又怎麼肯容忍有別的奇怪的東西打著它的招牌招搖撞騙?
如果不是因為這個他也就忍了,要是連這點忍耐度都沒有他也活不了這麼久,可這件事堅決不行!
不行!
所以端木賜反問,“為何不能是假的?”
荀雍皺眉,“既然是古物古筆無疑,又有歷代藏家作保,如何能是假的?小兄弟不也是承認這一點了嗎?難道不是?”
這一詰問可謂犀利,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稍有不慎就可能圓不回來,老先生們都緊盯著端木賜,想看看這回他怎麼圓。
唐睿更是興奮,他可是現場之中最期待端木賜出醜的人了!所謂言多必失,他不相信端木賜能夠自圓其說。
精通論語的人應該知道,子貢是孔子“言語科”的高徒,口舌之巧連孔子都自愧不如,稱其為“辯士”,常黜其辯。是故端木賜一出,“存魯、亂齊、破吳、強晉而霸越!十年之中,五國各有變!”其辯才如此,所以他根本就不可能會在這方面落敗。
端木賜微笑道,“荀老誤會了,我只是說此物是古物無疑,卻未說此物必是獻之親筆無疑啊。”
荀雍似乎明白了一點,“你是說。。。。。。這是古人的偽作?”
端木賜點頭。
然後旁邊有一位老先生問道,“那你覺得是何人所作?能臨摹王獻之的人想來也不會是籍籍無名之輩菜才對。”
端木賜看著這張字帖,思索了一下,“從這張麻紙的紙質來看,這張字帖出現的時間最晚不過唐代,而看旁邊的藏家印章,最早的也不過是唐代詩人白居易,由此可以初步判定此貼出現時間為唐代。更何況此貼如果真為王獻之所親筆,那之後的數百年時間怎麼可能沒有藏家題跋印章,只遲遲地便宜了白樂天?”
眾人看了看,又想了想,然後點點頭,算是勉強認可了端木賜的說法。
然後端木賜又說道,“白居易往前的唐代諸帝,唯有太宗皇帝酷愛書法,尤愛書聖,並命人大肆臨摹其書貼,在這段時間理,就算有人順手臨摹了獻之字帖也未可知,然後書貼隨之流落民間,魚目混珠,並且被人當做真跡流傳了下來,這種可能也是有的。”
荀雍問道,“那你說這張書貼應是出自何人之手?”
端木賜道,“就唐代貞觀諸臣臨摹的蘭亭貼來看,彼時有此筆力的不過寥寥數人而已——虞世南、褚遂良、歐陽詢和馮承素,山陰偽貼,不外乎出自這幾人之手罷了,不會再有別人。”
其實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