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部分(第3/5 頁)
然而,今時不同以往,軍人的存在感早已不如當年。
社會利益關係不斷調整調整,人們對職業的選擇和評價悄然發生改變。
王亮雖然年紀大了,但他非常關注時事,尤其是和軍人息息相關的。
九十五歲了,本應該安享晚年的,天倫之樂,不好嗎?
他為什麼要出來折騰?
為了軍人。
曾經,有一篇題目叫《軍人只是一種職業》的文章在網上發表,無數的轉發,無數的置頂,無數的推薦,擺出一副要把軍人拉下神壇的姿態。
文章是一份都市報的記者寫的,王亮一字一句地看了。
恨得咬牙切骨。
如果有一把槍在手,他會毫不猶豫地把這幫大放厥詞的高階黑子給崩了。
文章真的算得上是絕詞了,種種模糊種種狡辯種種概念偷換。
讓軍人和軍迷看著心裡窩火,卻還無力回擊。
在對軍人進行一番“高階黑”之後,得出結論:軍人不配得到優待。
軍人優先是享受特權?涉軍安置是額外負擔?
軍人軍屬產生失落感,心裡拔涼拔涼的,軍事職業吸引力和軍人榮譽感急劇下滑。
儘管有人在發聲,那些黑子受到了應有的懲罰,但王亮還是覺得自己有必要站出來,說上兩句,講幾個故事。
故事講完,然後再反問黑子們幾個問題。
“你可以崇拜明星,你可以厭惡戰爭,你可以談論價值,但,我不允許你質疑我的信仰與忠誠!!如果軍人只是一種職業,那些墓碑下的烈士們,會不會在墳塋中哭泣?”
“如果軍人只是一種職業,寒冷的冬日裡,你還能每天準時回到溫暖的家中,躺在柔軟舒適的沙發裡,摟著老婆,看著孩子嗎?”
“你是否有談軍人的資格?”
就是這樣,讓軍人成為全社會最尊敬的職業,讓軍人,找到榮譽感。
《國家英雄》,是條不錯的路。
結束通話李展秋的電話,王亮仰望著漫天的星辰,長呼了一口氣:“戰時,軍人不只是一份供人謀生的職業,而是為其它職業託底的,戰場上得不到的東西,任何職業的任何手段都不可能得到;在平時,軍人要與鐵馬秋風、戰地黃花、樓船夜雪、邊關冷月常年相伴,承載著一般行業無法比擬的艱辛困苦,還有更高的受傷機率、更大的犧牲風險、更多的親人分離。”
“不能等戰爭來臨了才想起軍人啊,更不能當硝煙散盡就忘記軍人啊!”
旁邊無人,王亮的這番話,是說給自己的。
翌日。
帶著不捨,王亮和孫為民離開了寧省的大山,告別這座帶給了他們無盡回憶的軍營。
王亮是開心的,孫為民是高興的。
一週的經歷,一生值得銘記。
考慮到王亮的身體,這次選擇的交通方式是飛機。
先不回海城了,直奔京城。
用李展秋的話來講:“只要您一到位,這節目就開錄了。”
王亮一聽這還了得,當然是可不急緩。
飛機,必須飛機。
寧省某機場。
路況比想象的要好,軍車提前兩個半小時就抵達了目的地。
戰士:“首長,剛下了大雪,特別冷,車裡暖和,等飛機起飛前一個小時再進去也不晚,進到大廳裡還得排隊呢,您在車裡休息會兒吧。”
昨天的活動折騰到很晚,戰士怕王亮身體吃不消。
見小戰士憨厚的樣子,王亮打趣道:“你小子是不是想偷懶啊?晚點回去好少參加點訓練?”
戰士哪裡覺得首長這是在跟自己開玩笑啊,這是在批評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