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部分(第3/4 頁)
米寬,四米長。長竹竿頂端需扎一束細竹枝。漲潮時,你悄悄地在江邊泥塗上插好跳魚簾,在一端埋好酒埕或大口甕,讓沿口高出水面些許,待這一切佈置就緒後,你再繞到跳魚簾的另一端,用長竹竿的細竹枝拍打海面,“噢噢”或“去去”地喊著,像趕鴨子似的,將江邊潮頭處的跳魚趕進酒埕或大口甕裡去,於是,那些跳魚便乖乖地成了你的俘虜。這種趕跳魚的方法,不禁讓人想起“請君入甕”的典故來。
挖跳魚最常見,也最吃力,是男人們的招數。它需要一把特製的鋤頭——扁扁的,呈四方形。潮退了,跳魚們在塗面上自由地跳躍,見人來了,就迅速地鑽入洞中。因此,你想逮住它們,就得揮鋤深挖。可跳魚的洞很深很曲折,有的深達米許。有時你花了很大的勁,挖開一個大坑,才挖出一條跳魚。泥塗上那些坑坑窪窪,都是挖跳魚者留下的傑作。這樣挖,一潮一般只能挖二三斤。唯獨我隔壁的慶木伯一潮能挖七八斤。
挖跳魚固然是男人們的招數,姑娘們吃不消,但也有巾幗不讓鬚眉的例子。記得我家西首有戶人家,一對姐妹,她倆長得人高馬壯,練就一身好功夫。人們常常看見她們趕海回來,腰繫沉甸甸的竹簍,手提跳魚板鋤,高卷褲管,滿身泥巴,雄赳赳地從塘頭走過。聽說她們的嫁妝全是自己掏錢操辦的,而這些錢大半是靠挖跳魚積攢下來的。
如果說挖跳魚得憑力氣,那麼釣跳魚就看技術了。釣跳魚像釣魚,但比釣魚更見功夫。俗話說:“死人釣拉胡。”拉胡就是跳魚。釣跳魚,首先要求釣者站在海塗上,硬戳戳的,不能亂動,跟“死”一樣,否則,跳魚就會因受驚而逃之夭夭了。釣跳魚,它不用誘餌,只用一枚特製的釣鉤(像船錨一樣,四個鉤焊接在一起,兩寸來長)。因此,釣跳魚其實是鉤跳魚。當然,這“鉤”,需要眼力,你把釣線甩出去,讓鉤子準確無誤地落在跳魚的身後,然後,悄悄繃緊釣線,猛地一拉,一揮,就將那跳魚鉤來了。也許鄉親們有少林武僧的站功和養油基百步穿楊的絕招,因而他們每每揮釣回來,總是滿載而歸。但當年最具出名的,還是鄰村西沿人,他們一潮往往能釣到十幾斤,這是我家鄉人所望塵莫及的。
捕捉跳魚的方法很多,有關這方面的故事也說不盡。但今天,在我的老家,因為海塗被圍墾,跳魚也銳減了,因為人類採用了最科學、最進步而又最惡毒、最殘酷的工具——農藥來消滅它們,它們的部落日見衰敗了。而且,在我的老家,當年捕捉跳魚的一應工具,今天也不復存在了。真可謂“狡兔死,走狗烹,高鳥盡,良弓藏”啊!
捉咬螄
我的家鄉方江嶼是座小島,四面環海。潮落時,圍繞著塘壩和山腳的那片片海灘,便成了青少年的樂園。
在方江嶼長大的人,無一不會撈海鮮。撈海鮮的內容豐富多彩,撈的方法也多種多樣。最容易的要算是捉咬螄了。無論誰,只要你願意涉足海塗,都會捉到一籃。但這多半是小姑娘大媳婦們的一種消遣活動。
咬螄呈螺狀,屁股尖細,像枚大頭的螺絲釘,有黑色的,有黃褐色的。它們附麗在海塗表面,全身沾滿泥油,爬行時像遲鈍的蝸牛。咬螄很笨,即使你站在它的面前,它也毫無反應。這也許是它沒有聽覺和視覺的緣故吧。
海陬舊事三題(2)
咬螄在暮春和夏天時長得最旺。潮落後,在那閃閃發亮的泥塗上,咬螄和它的近親貪吃螺,優哉遊哉地挪動身子,在身後撂下一綹綹細細的水痕,像一條條閃亮的尾巴。這時,你只要伸出手來,便像撿小石子一樣容易,將它們一一捉進籃子。要是遇到咬螄扎堆的地方,你可以用手拂攏來,然後成把成把地將它們捧走。
捉咬螄並不難,但必須練就踩海塗的本領。腳陷入海塗中,往往齊膝蓋深,換腳很吃力。海塗並非都平坦,也有沼澤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