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漢末美女 > 第19章 回家

第19章 回家(第2/2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帶著AI去穿越穿越原異界尋仙奇門故事匯魂穿三國,成為最強前夫哥?漢末三國:大哥,看這大好河山抗戰之烽火燃血中醫大師扁鵲沈家大小事相父安心養老,和約阿斗去籤漢末浮沉書五胡明月雲堯長歌大唐:靈氣復甦,全民修仙!大唐:九五至尊三國之開局被捆到劉備軍營大明:老朱偷看我日記,繃不住了一條路要走多遠才會是盡頭從特種兵開始融合萬物天幕:海外遍地銀山金樹,速搶驚世駙馬爺,他醫手遮天

,生產速度其實還挺快,一天就能打出三千斤的熟料。

秦瀾看到他們開始忙碌,笑眯眯的點著頭去到另外一頭的高爐前!

說是高爐,其實就是一個用白泥膏燒製的耐火磚搭建的土法高爐,至於石墨坩堝他實在是沒找到,想要炒鋼還任重道遠。

而冶煉使用的也不是石炭,而是用燒炭的辦法將石炭塞入窯爐弄出來的焦炭,可惜窯爐簡陋,那些副產品根本沒辦法收集。

高爐最關鍵的就是鼓風,這一點倒是非常簡單,這東西在後世的農村之中就有老農常用。

而最早出現是在西漢時期,只不過沒有大規模推廣開來!

這東西轉的越快風力越大,而秦瀾一共弄了四個,四個男娃鼓足力氣不停的轉著,高爐中焦炭墊底上面鋪滿了鐵粉。

隨著火焰慢慢由暗紅色一步步變色,那些鐵粉也都開始變紅,熔鍊鐵粉比直接熔鍊鐵礦要方便很多,接觸面積大就不需要那麼高的溫度。

當火焰的顏色慢慢從紅色變成了深紅、橘紅、純橘、金橘、最後變成金黃色,那些鐵粉紛紛被融化成鐵水滴落在高爐下方的一個細細的甬道中。

這甬道是用白泥膏做成的,鐵水在裡面緩慢流動不一會就出現一根長約三米,大拇指粗細的鐵條。

這是秦瀾製造的鋼筋,沒辦法想要水泥船在海上不散架,單純的水泥是不行的,鋼筋水泥才是正道。

如今冶煉出來的其實也算不得什麼好鋼,不過是一些低碳鋼而已,也就是這邊所謂的五十鍊鋼!

百鍊鋼不常有,除了專門的冶煉高手,一般也不會有誰能真的鍛打百次,因為鐵這東西打的次數多了就容易變脆,你那忙活個把月敲到九十九煉,最後一淬火,咔碎了,哭都沒地方哭去。

“鋼筋弄了多少了?”

“主人,吾等每個高爐每日可熔鍊鋼筋百根,十個高爐一日就是千根!那邊捆紮的篾匠和船匠說最後需要三千根捆紮在一起作為龍骨。

我等想著是不是重新做一個模具,重新鑄造更粗更長的鋼筋!”

“別,就用這個,你們只管生產就是,那些女娃每天都能送來幾千斤鐵粉,無需節約!其他的不用你們管!”

秦瀾可不想直接弄鑄造龍骨,那東西太大了,一旦其中一個環節出現問題整條龍骨就廢了。

還不如用有質量保障的細鋼筋,捆紮成圓筒狀還是很不錯的,到時候澆築進去水泥砂漿絕對很好用。

秦瀾一直朝著遠處的一條小徑走去,小徑後方是一個小山坡,山坡後面是不知道什麼時候黃河氾濫形成的一個小岔道。

倒不是支流,就是主河道被河沙分割出來的一個分河道罷了,密集的蘆葦叢中一個長達八十米的巨型鋼鐵骨架在一個簡易的船塢中搭建。

漢朝的樓船可是很大的,只不過受限於材料載重有限。

漢武帝時期的“飛雲”“蓋海”長百米高三十米,可以運載三千士卒,漢末三國時期的樓船上面能跑馬。

這還是在長江上航行的船隻,東吳就是使用這種大船作戰!

三層樓船,還有五層的

戰船

平底河船

尖底海船

秦瀾造的就是尖底海船,骨架長達八十米,高八米,寬六米。

他估摸著這麼大的船拉個上千噸應該沒什麼問題,關鍵就是怎麼讓他動起來,船帆自然還是九桅十二帆。

但是還需要船工划船,他倒是想弄水輪出來,可是這麼大的船那得用多少人才能轉動。

想要使用水輪還需要減速齒輪箱才行,這東西秦瀾可不會,需要無數實驗!現在就不用想了,只能是多加一些划船的船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

目錄
沖喜嫁給廢世子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