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部分(第3/4 頁)
岳母。
“老太太性格很烈啊,想必你這個大孝子是不會拂逆母意的。本都督不會為難你。今天找你來是想看看什麼是狀元郎。也想聽你來說一說,現在的我復漢將軍府,在你們讀書人心中,是個什麼樣子?
面目可憎,離經叛道,無一點可取之處嗎?
真就覺得我陳家沒有一點坐江山的可能嗎?”(未完待續。)
第二百三十八章 為了這個國家,為了這個民族
“聽聞貴軍設學校以養官吏,內通庶政雜學,而不以儒家經典為本要,不知此事屬實否?”
“本督乃倡議之人。”
“由是,士林斥之。”
陳鳴剛剛的答話面帶得意,秦大成現在的回話也剛硬有力。
“士林者,士紳也。”
“士紳者,天下也。”
“今國朝雖有八旗在上,然八旗者盡困於京城及天下要害之地,除去寥寥數地,掌理天下地方之法度實權者,皆士紳也。”
士林當然不能同士紳階級完全重合,但士林中擁有話語權的中上層人物,卻與士紳階層完全重合。所以,‘士林者,士紳也’,並不為過。
這個士紳就是文人階級與地主階級的完全結合物,他們有財力基礎,他們有聲望聲名。他們就像後世的西方政治體系裡,一個個被推選出來的地方議員加強版一樣,掌控著地方實權和民意。
“貴軍設有鄉官,與大族爭權奪利,士紳尤厭惡。”
“士紳厭惡,即天下厭惡。貴軍雖廢除人頭銀,畝產十五隻取其一,且別無雜稅,與民生有大利,然生民依舊惡之。”秦大成是狀元郎,真真的一肚子墨水,對於一些事情自有自己見解。他根本不認為復漢軍的那些政策能真正被廣大民眾所認知,因為一百個老百姓裡頭也沒有一個認得百字的,復漢軍的報紙之類,只能在士林士紳富賈之家流傳,訊息根本就到不了下面。而復漢軍在自家地盤裡還能編演一些戲劇啊、評書啥的,但這些東西在其控制區以外,就全不成了。
“今日貴軍,士林斥之,士紳惡之,焉可成大事也?”復漢軍對旗人手段挺犀利的,但再犀利秦大成他們也不會真的感同身受,就要因之與復漢軍勢不兩立。可復漢軍善待平民而苛待士紳地主,這就踩著他們的尾巴了。
陳鳴眉毛挑了挑,這秦大成說話挺不客氣的啊。而且……,“士林?士紳?秦先生是不是太過看重他們了?”
“滿清入關的時候,士林士紳也是反對他們統治的,刀口之下不還是跪了?”陳鳴想起了前世自己看到‘水太涼’這個典故時的鄙夷,看到‘頭皮癢甚’時候的徹底無語,然後對東林黨這個群體的印象就徹底的180°大轉彎,對於明末士林的風骨,乃至對於儒學,都印象徹底敗壞。
到了後來,各類各種資料評論看的多了,知道了東林黨與江南大地主大商人階級的複雜關係後,陳鳴對於自己小時候很有好感的東林黨就更加的嗤之以鼻。有人說‘明亡,亡於東林’,這麼說或許有些太過,朱家乃至整個天下士林、商賈都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但要說東林黨於明朝敗亡有重大之關係,是絕對不會差的。
“大都督此言差矣。大清乃外族而入主中原也,以強凌天下,期間殺戮甚重,蒼生為之受苦,上天憐之,贖學生不敢多言。然此殺戮者,絕非大清江山穩固之重心。大清崇儒尊孔,用漢法以治天下,無蹈前蒙元之舊輒,始是大清破‘胡無百年之運’枷鎖之第一大功也。”
滿清入主中原,迅速的跟內地的漢族官僚士紳勾結到了一起,各地官員只要降清,就可以留在原任,而且很快就開啟了科考。當然秦大成的話把這個過程說的很有文采,還引經論典的。
陳鳴揮了揮手,打斷了他的話:“說直白了,也就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