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部分(第1/5 頁)
�聳�煌蚨嗟幕平藎�衷諭���⒌某旅��糯蟛慷癰系匠V萘耍�寰�褂惺裁詞に悖�
要豐升額自己做主,他就不會打這一決戰,他會後撤!丟掉常州、丟掉蘇州,丟掉松江……
隊伍一直後撤,一直拉伸復漢軍,用馬隊擾襲他們的後勤線,直到復漢軍的兵鋒消鈍,那再打一場決戰也不遲。
可是他不是皇帝,這一仗他不打又不行。北京城的萬歲爺丟不得江南,甚至豐升額本人也清楚,真照自己的盤算打這一仗,江南也完了。大青果丟不下江南。
於是,七八萬清軍陸勇主力聚集在常州。豐升額硬著頭皮迎來這場決戰。除非陳鳴對常州視而不見,坐等水路分出勝負,如果清軍丟了江陰,那自然的匯聚在常州的清軍兵勇就要分散去蘇州、太倉乃至松江部守。
陳鳴應戰了。如此大好機會,他才不會放過。東下的五萬復漢軍,除了一個第十七旅到了江北揚州,陳鳴在南京城裡都沒留下什麼部隊,所有的力量也都被他集中到了常州來。
董威打馬賓士在常州西北的德勝河邊,微微的清風吹拂在他臉上,一雙鷹眼一樣犀利的眸子時刻打量著不遠的村落,還有左右道路旁廢棄的茶館、飯店。董威身後跟著二三十騎,一個個也都如董威一樣,時刻警惕著周邊環境。馬刀就放在他們的手邊,其中幾個漢子馬鞍上放的更有長槍長矛一類的長兵器。
他們是復漢軍騎兵團的偵察小隊,只穿著胸甲,火紅的軍服讓他們遠遠望去就像一團烈焰。騎兵團已經擴充到兩千餘人,更有一千多人的預備騎兵。河南、安徽、漢中有的是騎馬的漢子,但是復漢軍缺馬,尤其是合格的戰馬,沒有合格戰馬的預備兵們,他們就被陳鳴留在湖北了。
董威他們一幫馬背上的漢子,從湖北坐船做到江南,幾千里路,南京剛緩了兩天,就又坐上船奔到了這常州,昨天下午下船的時候董威這五尺五還朝上的大漢,腿都是軟的。
船、水,實在不是他們騎兵的菜。眼前這片無盡平坦的大地才是他們的摯愛。
一望無垠的坦途任由他們來馳騁,直跑的人馬都出了一身大汗,‘委屈’了好幾天的身子骨似乎再度活動了開來,董威才感覺一股發自內心裡衝出來的爽快!
自從董家遭了大難,被官府殺雞儆猴抄了家,他頭頂的舉人功名也被革除,董威就再也不碰經文了。商丘縣裡赫赫有名的董家就此樹倒猢猻散,官府再往下面派捐,誰還敢不從呢?
董威安葬了病死獄中的父親後,帶著老母、妻兒和還未成人的弟弟一無所有的離開了商丘,離開了歸德。沒有人知道這個風流倜儻的董公子是去投靠陳漢了,而且不是當文官,而是騎馬打仗的廝殺漢。
董威文武雙全,能弓馬,會經文,他的人生目標從來不是張廷玉、劉統勳,而是年大將軍年羹堯。書生統兵,爭勝沙場,揚名天下,那是多麼的快意人生?對於出身富貴,從生下來就錦衣玉食,從來沒有過過苦日子的董威來說,這可比當文官更具有吸引力了。
他投靠復漢軍,依著自己舉人的身份,只要在幹部學校混上幾個月,出來不做知縣也是六七品的佐官。可董威硬是投到了當時還是騎兵營的軍隊裡。他學確實是很高,弓馬也真的不錯,但沒有戰功董威最多也只是當班排長。
政府裡至少六七品佐官起步,騎兵部隊廝混了大半年卻還是一排長,兩個不同的人生優差是很明顯的。董威卻從沒有後悔自己的選擇。
“吁吁……”
一陣勒馬的聲音在德勝河邊響起,一紅一白,兩支隊伍隔著安溪石橋對峙了起來。
這是一座一丈寬的石橋,長有十三四丈,當復漢軍的殷紅出現在橋頭一邊的時候,清軍的一支鑲白旗的馬隊也出現在了橋的另一頭。他們有三四十人馬,比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