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頁(第1/2 頁)
公餘之下,他寫了幾部書:《易傳》、《春秋左氏傳》、《孝經傳》、《周官傳》。他在太和二年去世(公元228年)。諸葛亮在同一年進行第一次的北伐,圍郝昭於陳倉(寶雞)。
王朗在去世以前,曾經奉了曹丕之命,寫過幾封信給諸葛亮與許靖,勸他們說動劉後主,&ldo;去非常之偽號,事受命之大魏&rdo;。諸葛亮與許靖,均不曾給他回信。諸葛亮特地寫了一篇文章,題為&ldo;正議&rdo;,算是給王朗的一個間接的答覆。
王朗和許靖當年在會稽分手,一別三十餘年。那時候剛從吳郡&ldo;逃難&rdo;而來不久。許靖這個人,是頗富於逃難的經驗的。他是汝南郡平輿縣人,在洛陽當&ldo;尚書郎&rdo;,得罪了董卓,逃到(河南太康的)陳國,投奔孔伷;孔伷病故,許靖到壽春投奔揚州刺史陳褘;陳褘又死,許靖到會稽,投奔了王朗。
在會稽,他遇到從吳郡逃來的許貢。許貢是吳郡的都尉,被孫策打垮了以後而逃來的。有人說,許貢不是都尉,是吳郡太守。也有人說,太守姓陳,名瑀。
孫策於打垮了許貢以後,接著就來打垮了王朗。王朗逃往東冶;許靖逃得更遠,逃去了交州(越南)。
曹操派人到交州,帶信給他,請他到許縣來幫忙。他拒絕了曹操的邀請,回了一封信,鼓勵曹操作漢朝的忠臣。信裡有這麼幾句話:&ldo;今日足下持危扶傾。為國柱石,秉師望之任,兼霍光之重,五侯九伯,制御在手。自古及今,人臣之尊,未有及足下者也。……言出於口,即為賞罰;意之所存,便為禍福。行之得道,即社稷用寧;行之失道,即四方散亂。國家安危,在於足下;百姓之命,縣(懸)於執事。豈可不遠覽載籍廢興之由,榮辱之機?……願君勉之,為國自重,為民自愛。&rdo;
許靖其後由交州去了益州,在劉璋下面歷任巴郡、廣漢郡與蜀郡的太守,其後當了劉備漢中王的太傅。
許貢留在會稽吳郡一帶,不曾逃走得遠,被孫策捉住殺了。
許貢的小兒子與許貢的忠心部下二三人,亡命在長江邊,等候機會,為許貢報仇。建交五年四月初四日,孫策不小心,獨自一人騎馬外出,被他們遇見。這幾個人一起動手,把孫策殺得重傷。
不久,孫策便因傷而死,年紀才二十六歲。臨死以前,他把吳侯、討逆將軍、會稽太守的印綬,掛在二弟孫權的身上,向孫權說:&ldo;舉江東之眾,決機於兩陳(陣)之間,與天下爭衡,卿不如我;舉賢任能,各盡其心,以保江東,我不如卿。&rdo;
孫策同時也拜託了張昭等人,好好地輔佐孫權。
有關孫策之死,有兩個值得一駁的傳說。一是《三國志&iddot;吳書&iddot;孫策傳》所載,說&ldo;曹公與袁紹相拒於官渡,策陰欲襲許,迎漢帝;密治兵,部署諸將。未發。&rdo;這是不確的。建安五年四月之時,曹、袁還不曾在官渡對壘。另一傳說,《搜神記》所載:孫策殺了道士于吉,于吉的鬼魂對孫策作祟,常在鏡子裡面顯影。這也是附會之談。
一五、孫權
孫權兄弟五人,大哥是孫策,長於孫權七歲;三弟是孫翊,小於孫權四歲;四弟是孫匡,生平年歲不詳。另一位弟弟孫朗,不見於《三國志》的本傳,而見於虞喜所著的《志林》,是孫堅的一位姨太太所生的兒子。
孫家兄弟五人,都很俊秀,而孫權的相貌最好:&ldo;方頤大口,目有精光。&rdo;方頤,是骨骼堅強;大口,能吃四方;目有精光,是生命力十分充沛,好比成吉思汗幼年時的&ldo;眼中有火&rdo;。
孫權又有兩點異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