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韓信破趙(第1/3 頁)
代國被韓信收入囊中的訊息傳到了趙國,對於夏說的死,陳餘很悲傷,畢竟夏說跟隨他多年。
唯一讓他安慰的是夏說誓死不降漢。“這樣的忠臣在這個亂世鳳毛麟角!”陳餘暗道:“韓信,放馬過來吧,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需要說明一點的是,韓信攻趙的時候,趙國丞相陳餘和趙王歇搬到了井陘辦公。
趙國首腦們為何捨棄繁華的邯鄲來到太行山裡辦公呢?我猜只有一個目的,那就是這裡是兵家必爭之地,易守難攻,安全係數高。
井陘縣目前是河北石家莊的下轄縣。井陘因地形而得名,這個名字春秋戰國時就出現了。
根據《太平寰宇記》記載,井陘這個地方四方高,中央下,如之深,如灶之陘,故謂之井陘。直白來說就是爐灶內腔一樣。
另外井陘是太行山八陘之一,“陘”解釋為山脈中斷的地方,或者塌陷的地方,有斷裂,人們才能從太行山中穿過,去到達晉冀豫三省目的地。
要想進井陘,必經過井陘口。假如你是陳餘,首先要做什麼事呢?沒錯,就是派重兵把守住井陘口,如此才能做到“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
說實話,在進攻趙國的時候,韓信心中一直敲著小鼓。趙國可不是一個小國,在當時屬於第三強國,趙國與楚國關係親密,鉅鹿之戰就是項羽帶兵解救趙國的戰役。
“假如我攻趙,項羽再來一次救趙,再來一次鉅鹿之戰,我韓信豈不死無葬身之地?”
韓信也沒十足的把握,但是他堅信項羽這次不會來救趙,因為項羽正在河南滎陽和劉邦死磕呢!
劉邦召來張耳商量對策。
張耳落座。“常山王,說實話,接下來這場戰役很難打,陳餘可不是一般將領,這傢伙作戰經驗豐富,這還不算,他手下有個謀士李左車很牛叉。”
“左丞相,陳餘從前和我是莫逆之交,這你知道,他指揮作戰確實有一套。這人的性格我最瞭解,自高自大,聽不進手下的建議,總覺得老子天下第一,這是陳餘致命傷。”張耳分析道。
“我也聽說陳餘很自負驕傲,真如你說,我就不擔心了。”韓信似乎鬆了一口氣。
原來韓信不擔心陳餘,擔心的是陳餘重用李左車。
韓信擔心不是沒理由的,李左車是趙國名將李牧之孫,李牧在戰國時期威名遠揚,曾率軍打得匈奴滿地找牙。在和秦軍交手時,曾力排眾議全殲秦軍的進攻。
李左車遺傳了祖父的基因,軍事才能出眾,他寫了一本兵書名叫《廣武君略》,其中有這樣幾句話:“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百有一得。”這句話流傳至今,成了一句名言。
由於戰功卓著,李左車被趙王歇封為了廣武君。
李左車的身世韓信一清二楚,大概這就叫做英雄知英雄吧?
上天再次給了韓信瘋狂一把的機會,不管李左車、陳餘多麼牛叉,也阻擋不住他攻趙的決心。
最後韓信和張耳制定了行動計劃。
……
井陘口是西漢時期出入井陘的關口,又稱井陘關、土門關。韓信和張耳為了試探陳餘的反應,把部隊一字排開佈置在了井陘口對面。
敲黑板,注意了,韓信軍隊背後就是西漢時期的綿蔓水(今河北井陘縣綿河),韓信把軍隊置之死地為哪般呢?
接著往下看。
趙軍方面,陳餘親自帶20萬大軍把守在井陘口,身邊跟著謀士李左車。
韓信在高處放眼一望,對面趙軍營帳密密麻麻分佈在關口附近,旌旗招展甚是威風,城關頭插著一杆帥旗,上面繡著碩大的一個“陳”字,不用說旗下站著的就是陳餘。
雙方主帥都在揣摩對方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