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善惡到頭終有報,只爭來早與來遲(第1/4 頁)
在這個世界上的久了以後,就會發現這世上的話似乎沒有對與錯。只有相對的對與錯,而無絕對的的對與錯。就比如說一個人,出生之時就註定了死亡。只是說話的時間點是否存在爭議,新生兒剛剛誕生,未來的日子還長著呢,如果有個人說這孩子將來會死的,肯定是大家不樂意聽得。
沒有人一輩子走順字,也沒有人一輩子走背字。就如同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保羅對楊摩西講,未來將爆發第二次世界大戰。原因無他,就是人類的生產效率經過工業革命之後迅速提升。也就產生了大量的勞動剩餘,而這些勞動剩餘無處消化。不能流通的財富是財富嗎?恐怕不是,假設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有一個饅頭,每個人也只需要這一個饅頭,那麼這個饅頭不存在流通,就不存在價值。
人類從農耕文明進入了工業文明,由生產力不足轉換為生產力過剩。如果說工業革命之前,人類思考的是如何吃飽的問題,那麼在工業革命完成之後,思考的就應該是吃好的問題。但是現實社會的發展總是滯後於經濟的發展,也就是說社會制度發展滯後於經濟的發展,所以歐洲爆發了資本主義革命。現有的社會制度是按照幾十年前甚至上百年以前的勞動生產率來制定的分配法則。
比方說資本供給方在分配當中佔七成,勞動供給方在分配當中佔三成。在工業革命初期,資本供給方本來也不是特別富裕,只是相對的富裕,這時候由巨大的產品需求。當資本供給方的需求得到了相對滿足,或者說生產效率的增長速度大大超過了資本供給方的需求的時候。這個時候社會上就形成了一種供大於求,或者說有效需求不足的狀況。
勞動供給方在分配製度當中的所得,僅僅夠維持基本的生活需求。即便對於更高的生活水平有著極大地嚮往,可是現有的勞動所得不能夠支撐自己的慾望。也就是說市場上存在的絕大多數需求是無效需求。
不管是對於個人還是對於社會而言,最優的狀態應該是盈虧平衡而略有結餘。無論是結餘過多還是需求不足都是分配機制出了問題。
美國作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最大受益方,在一戰中本土沒有任何損失,導致工業建設如火如荼,成為世界上的基建狂魔。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於1914年,美國的經濟危機爆發於1929年。矛盾到了1929年徹底無法調和,整個社會步入了畸形,生產汽車的工人無法消費汽車。每個人似乎都在高速發展當中得到了好處,由於分配機制的調整遠遠滯後於生產力的飛速增長,最終不可調和的生產與需求的矛盾爆發。
德國在狂人希特勒的領導下進入了國家社會主義階段。簡單來說與中國戰國時期商鞅為秦國百姓制定的規則差不多,秦國是耕戰,種地有了糧食就出去打仗。德國的模式也差不多,一切都在國家的控制之下,國家直接參與勞動分配。
這樣講起來,經濟危機應該有兩種解決方式。第一種是改變分配機制,透過提高收入來提升需求,達到新的供需平衡。第二種就是分配機制基本不變,透過降低生產成本來提升需求,達到新的供需平衡。顯然德國採取了第二種,透過對外掠奪,簡單來說就是低價獲取生產資料,降低生產成本。可是對外掠奪就會有反抗。不單單是反抗的問題,更加讓人難受的問題是,生產量因為戰爭消耗要迅速提升,這就導致需要持續不斷的掠奪來降低生產成本。就如同一條貪吃蛇,根本停不下來。
我們的鄰居日本面臨的問題比起德國更加嚴重,透過明治維新迅速崛起,形成了財閥集團掌控社會財富。日本迫切的需要廉價工業生產資料以及廣闊的市場。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是必然的,全球的資本分配機制都沒有匹配現有的勞動生產率。
每個人的人生都是被時代裹挾著前進。楊摩西也是如此,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