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態度(第1/2 頁)
“你們怎麼看?”霍光的臉上難得一次掛著笑容問道。
所謂伴君如伴虎,是因為皇帝的喜怒哀樂直接決定官員的生死榮辱,所以對於官員而言,察言觀色,辯君喜怒乃至趨吉避凶本身就是必修課。
霍光不是皇帝,但是在如今的大漢他就是真正的無冕之皇,撇開名份不談,其權勢已然遠遠超過皇帝。
那麼對於眾臣而言,這本該是對皇帝的必修課自然而然就轉到了霍光身上。
現在霍光的心情很明顯不錯……
這才是眾臣無法理解的地方,因為越是軟弱乃至昏庸的皇帝對於霍光而言就是最有利的,相反越是賢名的君主,越是表現的睿智的皇帝對於權臣的威脅必然會越大。
賢明睿智的帝王或許一開始對權臣無可奈何,但時間長了,透過對朝政的一點點滲透,透過對民心的一步步獲取,權臣的地位必然會被一點點蠶食掉。
除非權臣謀逆,否則這種狀況很難改變。
現在新帝在世人眼裡展現出來的魄力必然會在民間獲取巨大的聲望,時間越久聲望累積的就越厚,到了那個時候,就算霍光一手遮天也會處處掣肘,然後從權臣的位置上一落千丈。
也就是說,在他們看來,新帝如此表現,霍光就算不憤怒,至少也該表現的不舒服才對,哪有現在似乎樂見其成的道理。
不過也並非人人都這麼想,就好像當初嚴延年彈劾霍光,劉病已透過朝臣的反應就能判斷出霍光所謂的一手遮天只是表面上的,內地裡對霍光把持朝政不滿的朝臣大有人在。
只不過霍光權勢確實太大,眾臣敢怒不敢言罷了。
按照劉病已的判斷,九卿當中丞相楊敞,大司農田延年是霍光的死忠,屬於霍光要造反,兩人都會堅定不移站隊的那種。
宗正劉德、光祿大夫邴吉則是堅定的帝黨,也就是霍光把持朝政他們不會說什麼,可一旦謀反,兩人必然會毫不猶豫和霍光死磕到底的那一類。
右將軍張安世比較特殊,他肯定算是霍光心腹,也一直鞍前馬後的替霍光效命,但是因為其兄張賀和劉病已關係實在非同一般,劉病已要是庶民也就算了,可現在是皇帝,那麼註定張安世不可能完全融入霍光的政治圈核心,不嚴加防備就不錯了。
剩下來的諸如大鴻瀘韋賢、御史大夫蔡義、太僕杜延年等人應該屬於中立派。
中立派的概念就是如果劉病已想要和霍光對抗,那麼就是可以爭取的物件,當然,至少現在劉病已還沒這樣的念頭,也沒有必要在這個時候動作太大引起霍光的注意。
更何況人心隔肚皮,這些中立派當中有沒有霍光的人誰也不清楚,劉病已可不會在沒有辦法完全確定的時候去幹這等愚蠢的事。
事實上在某些方面劉病已其實誤會了霍光,他對於霍光的理解來自於歷史上的漢宣帝。
在漢宣帝繼位後到霍光死的這幾年時間內,漢宣帝十足就是一傀儡,也就是說霍光直到死的那一天都沒有將手中大權交還給皇帝。
那麼劉病已自然而然認為他也是一樣。
可是他錯了……
歷史上的霍光之所以不放權,有劉賀的原因在內,但是更深層次的原因是漢宣帝年輕,沒有治理國家的經驗,若是貿然將大權歸還漢宣帝,那麼年輕氣盛的漢宣帝會不會雄心勃勃的想要勵精圖治,進而把帝國帶入不可測的方向都是未知。
那麼霍光就需要磨礪漢宣帝的性子,讓其在耳濡目染下透過觀政進而將之培養成為一名合格的君王。
這也是霍光死了以後,漢宣帝並沒有報復壓制之恨,相反還非常禮遇,並且最後還將其列入麒麟閣的原因。
至於後來霍家被族誅,那是實打實的謀反,謀逆之罪在封建王朝就是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