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第1/5 頁)
那親兵奚落了幾句,見歸瀾傷痛交加在冷風中瑟瑟發抖實在可憐,心一軟還是幫他將褲子繫好。
歸瀾忙不迭感激道謝。
那親兵軍職卑微,很少能受到尊重,看歸瀾乖巧於是提點道:“大將軍既然看上你的姿色,你就學乖一些努力討好。我勸你從了大將軍就是,別逞強了。大將軍英明神武,你伺候他一個,總比大家輪著用要好受一些。”
歸瀾垂了眼眸,麻木而卑微地說道:“下奴明白,剛才已經求饒討好,大將軍卻並未理會。”
那親兵自以為是道:“大白天能做什麼?大將軍忙正事還來不及,哪有功夫理會你?你省省力氣等晚上,我那時幫你洗刷乾淨,大將軍再來看你定會動心。”
“多謝軍爺,有勞您了。”
歸瀾並沒有忘記這軍營裡所謂洗刷是怎樣的粗暴折磨,他卻不怕,反而比剛才鎮定了一些,對那親兵真心存了幾分感激。龍傲池讓人給他打了記號,證明是要留他性命,否則哪需如此費力?只要能吸引龍傲池的興趣,付出怎樣的代價都是值得的。為人的自尊,他從來不曾擁有,還怕失去麼?把自己想象成一個任由摧折的物件,心裡似乎就可以好受一些。
14動心忍性(中)
龍傲池拿著信函回了自己的寢帳拆開,仔細閱讀。
賢王齊樂川的字一貫是豪邁灑脫的,只看這字很難想象會是出自一個常年纏綿病榻的人之手。字如其人,他學富五車遍覽群書縱觀古今,足不出戶亦能運籌帷幄,謀算天下大事,輔佐隆和帝治理江山。
有賢王在朝一日,龍傲池就沒有後顧之憂,龍家軍用熱血生命為昭國打下來的領土,亦不用擔心會再度失去。如果將龍傲池比作嗜血利刃讓敵人聞風喪膽能不戰而屈人之兵,那麼賢王就彷彿春風化雨潤物無聲,連那些被昭國征服的土地上的百姓也感念賢王的恩德。
這世上有多少人畏懼著龍傲池的冷血無情,就有更多的人仰慕著賢王的仁厚溫和。事實上他們師出同門,只為了締造太平盛世,才選擇去承擔不同的責任。
龍傲池常常會想造化弄人,自己本為女子,卻學了一身武藝熟讀兵書征戰在外。倘若賢王不是天生體弱不宜習武,那麼師傅是否會將賢王培養成一代名將,而只教她治國方略。其實她也明白師傅肯收她為徒,最根本的原因是龍家軍只有她這一個繼承人。但凡她有別的兄弟,鐵定輪不到她一個女子來承擔如此辛苦的責任。
然生身父母不是她自己能選擇的,造化機遇也不是她可以預料控制的。她在其位謀其政,她不能辜負了父親和師傅的期望,她必須撐起這副重擔。
賢王這樣急著發來的信函,並非是朝中動盪或邊疆預警,而是關於楚國的最新情報整理。
這次龍家軍能順利攻下瀾國,除了龍傲池指揮有方身先士卒,兵將們不顧生死作戰勇猛以外,楚國也有一部分功勞。
一年前,在賢王的謀劃下,昭國與楚國秘密結盟。
盟約規定,昭國攻佔瀾國之時,與昭、瀾兩國都有接壤的楚國不得援助瀾國,不得趁機騷擾侵佔昭國邊疆。事成之後,昭國承諾將瀾國臨近楚國的兩州十城之地相贈。表面上看,只要瀾國被吞併,楚國就能不費一兵一卒得來大片土地,簡直是天上掉餡餅的大好事。實則昭國在兌現承諾的細節方面留足了伏筆,並不吃虧,穩賺不賠。
當年主持定盟的賢王,在盟約裡寫的清清楚楚:第一條是楚國只得兩州十城之地,原本居住於此的瀾國百姓全部遷往昭國境內;第二條是兌現承諾時需由楚國儲君親赴昭國謁見隆和帝;第三條是雙方會商續盟結成兄弟之邦,昭國希望與楚國開通貿易互市往來,息止兵戈。
第一條只留空城給楚國,掠走人口,楚國若想真正佔據那兩州十城就必須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