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部分(第4/5 頁)
他深意蘊含其中,只有一個晚輩該有的恭敬和禮貌。
這樣不溫不火的態度倒叫鬱國公心裡更加憋屈,心裡有火卻發作不出來。
“老夫早年隨世宗爺征戰,殺戮太重,所以子嗣上一直很艱難。好不容易有了你爹和你二叔,結果兩人都早早過世,如今我鬱家只剩下你跟子期兩根苗,你讓我老頭子怎麼不心急?你是長房嫡孫,日後的國公爺,我不求你聞達於世,但求我有生之年,咱們鬱家不要斷絕。俺周家姑娘哪點配不上你?”
鬱子都知道祖父的心結,這何嘗不是自己的心結。金氏於他有生養撫育之恩,更有深厚的母子親情,鬱國公於他亦是血脈至親,當年父親負氣帶著母親出走,祖父心裡比誰都難過。對於母親父親是個好夫君,但對於祖父,他卻不是個孝子。
鬱家的男人都是果敢執拗之人,但卻不是自私無情之人。他記得小時候父親提及祖父是的自豪,還有難以言說的愧疚的嘆息,他更記得父親當年說自己沒臉回去,說也許有一日該讓他去認祖歸宗。所以,在祖父要接他回京時,他同意了。為了父親的心願,為了母親臨終前的囑託,他回到了成國公府,替父親在祖父身邊盡孝,所以那些本該由父親承擔的責任,他一樣會去接過來。
但是,他並不認同透過聯姻來鞏固家族地位的觀點,更不會為了所謂的責任區放棄自己選擇的權利。責任是責任,婚姻是婚姻,兩者沒有必要混為一談,儘管像他們這樣的人家婚姻早已與家族利益息息相關。也學是承繼了鬱家骨子裡那種執拗堅持,他不喜歡別人替他做主,因此反對祖父在未經自己同意的情況下擅做主張來決定他的婚事。
更何況,在他眼裡,周家也並非自己的良配。
鬱子都看向鬱國公,搖頭說:“並非周姑娘配不上孫兒,而是國公府要聯姻,周家並不合適。”
“哦?此話怎講?”鬱國公抬眼望著鎮定自若的孫兒,不解道。
“李閣老去年辭官,剩下的三位閣老中,秦閣老年事已高,不出兩年定也要致仕。周康和范增明有望入閣。”
“范增明寒士出身,但在民間清流文士中卻是赫赫有名的人物,其言論政見皇上十分欣賞,更欽點其入翰林院,入閣亦是指日可待。再說范增明的親傳弟子王陽,王家祖上是商賈出身,短短十數年出了一位侍郎和一位巡撫,底蘊雖不比那些清貴世家,但王陽與永寧伯聯姻後,王家身價一時水漲船高。孫兒相信,范增明入閣後,王贛不會只止步於巡撫。而皇上欽點王陽為庶吉士此舉就更是耐人尋味。”
“那周康呢?”鬱國公一下一下輕捋著鬍鬚,神情也有了些許變化,蹙眉思索著鬱子都的話。
“周康才學出眾,也是位有野心有本事的能人。他本人出身書香門第,家中世代為官,又是秦閣老的門生,這樣的身世背景對他來說是資本也是弊端。他在朝中的根基要比范增明深厚,從皇上登記以來,歷任閣老也皆是這樣的人物。皇上雖然倚重閣臣,但從心底來講,比起周康皇上更願意用范增明這樣的人,自然不會願意周康身後能依仗的勢力更多。”
鬱子都見祖父一直凝眉思索,便停了停,待到祖父抬頭看向自己時,才繼續道:“皇上是出了名的孝子,敬重太后,也許會礙於太后,而勉強同意鬱家與周家聯姻,但這絕非皇上樂見。所以,今日孫兒一提自主擇親,皇上便準了孫兒所請。”
鬱國公點頭贊同,“你這一說,倒也有幾分道理。”
鬱子都知道老人家已經不再介懷,當下又道:“您選周家聯姻,是不是看重了秦閣老之後,周康必定入閣,想為我找個有實力的岳家,不要埋沒了一身才學?”
鬱國公不答,輕輕點頭算是預設。
“若真與周家聯姻,讓皇上生隙,怕我此生再無可能在朝中有大的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