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部分(第3/4 頁)
,遂覺得不記下三言兩語會是一種損失。
應該承認,現如今受人青睞的讀物以時尚、財經類為最,實際上翻閱起來也確實不會讓人失望,以《商界》和《商界評論》為例,隨意瀏覽一下目錄便使人興趣盎然,一篇一篇看下來,不能不為其妙筆佳言而拍案,更有許多內容過目難忘,令人不忍釋卷。
最能引起共鳴並深獲啟發的是幾篇論及投資理財的文章,其中一些經驗之談確有啟迪警示意義,此處歸納抄錄以為銘記,並與博友分享。
投資與風險如影隨形,沃倫&;#8226;巴菲特說:“風險會在你毫不知情的情況下,以你無從預見的方式出現。”然而,在資本的世界裡,風險也意味著機會,所謂沒有風險就沒有回報。正確的選擇是不做甘冒風險的人,也不做一味規避風險的人,應該做熟知如何管理風險的人。應該記住沃倫&;#8226;巴菲特的話:“要切實瞭解投資物件,你越瞭解它,就越不懼怕它所攜帶的潛在風險。潛在風險使你不敢拿出大手筆來投資,但倘若你確實瞭解這些風險的實質,一邊管理風險一邊投資,也不會有大危險。”
一位成功的韓國投資家這樣說:“在投資之前,為了確認投資物件的回報率到底有多少,你需要不斷地進行研究、分析、無論是炒股還是炒房地產,你都要透過不斷地學習,瞭解自己可能在投資當中遇到哪些風險,如何管理這些風險,可能獲得的回報是多少,不能讓自己的投資變成在迷宮中尋找出路。只有這樣,您才能避開投資中可能出現的失誤,儘早從危險當中將自己拯救出來。”
另一位韓國的投資家的提醒也值得牢記。他這樣強調:“未來能獲得多少是做事業的關鍵,但比這更重要的是你能否在未來還能保住現在的本錢。”不能指望一夜暴富,而應該做一個安心穩定投資的人。沃倫&;#8226;巴菲特的結論是:“投資原則一:絕對不能把本錢丟了;投資原則二:一定要堅守投資原則。”
貝塔斯曼敗退對書業的警示
書業大亨貝塔斯曼因何敗退中國?這是一個大題目,其內涵和外延不是一篇區區數百字的博文所能包容,但無妨擇其要點說上一二,以表示作為一個業界人士不能對如此重大的事情無動於衷。竊以為,貝氏敗退原因有三:
一是“水土不服”。出版體制上的條條框框難以迴避,但如果貝氏能夠找準自己的市場定位或許不會在擁有150萬會員的情況下沒有出路。換句話說是貝氏自己沒有找到在中國做書業本土化的捷徑。試想,任何一箇中國私營書商都可以在出版資源方面揮灑自如。而任何一個擁有百餘萬之眾會員的書商絕對可以呼風喚雨。更難得貝氏還擁有雄厚的資本。
二是成本過高。應該說資本家最具成本意識,但貝氏在中國的經營卻給人有點兒“不惜成本”的印象,印送會員的各類書目資料品種繁多,紙張精美,但作用有限。其實,登入其網站可以滿足基本需求。再則建立在各大城市的書店也極盡奢華,而在更多的二級城市卻難見其蹤影,真可謂“慕其名而難覓其蹤”。實際上在一些中小城市是可以低成本經營的。
三是宏觀環境。中國民眾閱讀率連年下降是不爭的事實。現在文化人越來越多,但讀書人卻越來越少。可憐的孩子們被家長逼著多讀書,而有多少家長自己捧書本?有人說是網際網路作祟。但比較一下比中國網際網路更為發達的歐美國家,有些論點是站不住腳的。說到底是社會浮躁,是幾近極致的社會浮躁。這一點恐怕是貝氏沒有進行認真瞭解的。而只要這一現狀沒有得到改觀,不僅貝氏會兵敗山倒,其他書業大鱷的日子也不會好過到哪兒去。
但是,不管怎樣說,作為一個讀書人還是十分感激貝塔斯曼。作為一個做書的人更是感佩貝塔斯曼。貝塔斯曼帶給中國讀書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