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部分(第1/5 頁)
楊嗣昌又道:“皇上,我們還應該清查一下溢地。”
崇禎奇道:“什麼是溢地?朕怎麼沒聽說過個詞?”
楊嗣昌道:“所謂溢地,就是有些農戶偷偷在自己的田地旁邊開墾荒地,他們實際上擁有的田畝數比咱們官府統計的更高,對這些人,應該加收一點賦稅,這樣一來,也可以緩解咱們朝廷的賦稅空缺。”
崇禎一聽說能搞錢,哪裡想得到這個做法是好是壞,當下便大喜:“好,就這樣辦!對了,你還有第三計,現在也可說來聽聽了。”
楊嗣昌便道:“第三計就是用人,咱們剿匪不力,其實多是因為督剿的官員全是酒囊飯袋,如果用上得力的人才,流寇早已平復。自洪承疇大人死後,盧象升大人繼任七省總督,然而盧大人很快就被迫北上抗虜,這總督一職變得有名無實,理應另派一個能者居之。”
崇禎聽了這話,只覺得楊嗣昌真是生平知已,他早就覺得手下的官員全是白痴了,大喜道:“愛卿有何人才可以推薦?速速報來!”
楊嗣昌當即道:“臣思總督一職,專任剿殺,須得饒有膽智,臨機應變之才,非見任兩廣總督熊文燦不可。”
話說這兩廣總督熊文燦是個什麼人呢?其實這個人就是招降鄭成功的父親鄭芝龍的人,本書一直在講西北的事,很少提及東南。其實在崇禎年間,東南方面也不平靜,西洋人多次在海上搗亂,荷蘭殖民者聯絡大海盜劉香,為禍沿海。這時候,鄭成功的父親鄭芝龍也是一個大海盜,在東南海一帶勢力最大,他有心投靠朝廷,趕走荷蘭殖民者,而負責招撫鄭芝龍的,就是這個熊文燦,他因為招撫鄭芝龍一事,立下大功,從福建巡撫升任為兩廣總督,後來又藉助鄭芝龍的力量平定了大海盜劉香,打敗了荷蘭殖民者,因此在朝中聲望極盛。從崇禎到文武百官,都認為熊文燦是個有才幹的人……
其實所有人都不知道,熊文燦之所以能招撫鄭芝龍,原因是鄭芝龍本來就想受撫了,兩人屬於一拍即合。後來剿滅劉香,趕走荷蘭人,全是靠著鄭芝龍的實力,熊文燦本人根本沒出啥力氣,一旦離開了鄭芝龍,他屁事也幹不成。
但是崇禎本就是識人不明之人,楊嗣昌的眼力也不怎麼高明,所以兩人都以為熊文燦是個人才,當下兩人商議已定,決定調來熊文燦擔當總督……
數日之後,朱元璋正在監督著手下的官員們組織百姓照料“早土豆”,突然見一探子風風火火跑了過來,手上拿著一份佈告紙,遞到朱元璋的面前,大聲道:“將軍,這是咱們的探子從山*西的驛道上劫來的,好像是皇帝發下來的什麼詔書,兄弟們不識字,只知道這封詔書十分重要,是用八百里加急的速度送來的,便在驛卒換馬的時候偷來了……請您過目。”
朱元璋隨手接過來,翻開來看,這一看,臉色不由得就青了三分。
只見這封詔書是這樣寫的:“流寇蔓延既久,生民塗炭已極。不集兵會剿,賊不能速除;不多措錢糧,兵不能大舉。帑部匱詘,設處無方。廷議改因糧為均輸,暫累吾民一年,除此腹心大患。籌思再四,萬非得已。……今責成所在撫按,大張榜示,備述朝廷為民除殘、多方軫恤至意。遍集官吏,嚴行戒飭,遞布鄉村,詳加勸諭,使遠邇盡知,貧富均納,果能遵行無擾,自然好義樂輸,剿功告成,一體敘錄。”
看完之後,他不由得長嘆了一聲道:“朱由檢這個倒黴的孩子,他又被什麼人給騙了?居然又要加賦稅,他這是生怕百姓反得不夠多嗎?還要再逼反一批良民,給賊人增上幾十萬兵力。”)
四五四、和官兵做交易
崇禎十年,朝廷開始了徵收“剿餉”的行動,大好江山,上億百姓,又一次在稅吏的催逼之下顫慄,崇禎的倒行逆駛已經到了難以挽回的程度,一時之間,良民百姓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