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2/4 頁)
實際聯絡緊密、要求詳細具體、易於理解、易於踐行的特點,在環境、時代未根本改變的前提下影響深遠,作用巨大。但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隨著社會的發展、環境的變遷,其弊端也就一覽無餘:一個概念內涵越大外延越小,適用性就越短越窄;越具體,短期內越有效越重要。但情況一變,它就無所適從了,就成為了教條,就從具體幹化為一般,只能以偏概全、束縛後來人,成為不講理的主張。在令人無法贊同、無法理解的情況下讓後人盲目地照著做,好東西也就變成了惡,成為殺人之利器。
這是由儒家主張的表現形式決定的。
什麼叫孝?孔子不會像老子那樣從道的角度為其找出根源,也不像西方倫理學家那樣刨根究底抽象出一個概念、定義,對孝作出一個一般性的回答,而只是作出一系列隨心所欲的解釋,從行為上去規範它。除此之外,再不作深究。關於孝,孔子作過如下若干種描述:1。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2。孝為無違(禮節):生,事之以禮,死,事之以禮,祭之以禮。3。父母唯其疾之憂(使父母只為孩子的疾病擔憂。意味著在品德、生活、事業等諸方面都很成器,不必讓父母為自己在這些方面擔憂。)4。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5。子夏問孝,子曰:色難(子女侍奉父母能經常和顏悅色是件難事) 。。。。。。。說了這麼多,究竟什麼叫孝,很難弄清。做到其中一個就叫有孝心?還是要全部做到才能叫有孝心?做到了99次只有一次未做到又如何定性呢?除了這些方面,在其它未說到的地方、方面,對孝就沒有要求了嗎?孔子所言之孝,存在著太多的未知數。在其它道德要求方面,也是同樣的情形。在孔儒之輩眼中,仁義禮智信孝悌等道德要求是學問………一門艱深的學問,是知識………淵博的知識。想成為君子,首先必須學習(玉不雕,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在此基礎上進行不斷的參悟,並在實踐中舉一反三,如此循序漸進,持之以恆。此為達到目的之唯一正途。換句話說,在孔儒之輩眼中,道德不是一句話的事,不是一種精神一種品德,而是一系列的條條框框,一系列的靈光乍現般的對生活的參悟。想弄通道德,你就必須學習學習再學習、鑽研鑽研再鑽研,持之以恆、終生不放棄,方能“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孔子聖人要到七十歲才能成為真正有道德的君子,凡人呢?只能這輩子學習下輩子再成為君子吧。現在青年人大學畢業要學習到二十歲左右,拿個博士後,三十多歲也就差不多了。而在兩千年前,想要懂得仁義禮智信孝悌等的真諦成為有德的君子,沒有一輩子的功夫很難達到。由此可見,這道德的內容有多多,這學問有多深,這知識有多博。要先記住這些條條框框,再到實踐中去練習,以求融會貫通,才能逐漸養成道德品質。如果學未透,這將來(成為君子)的造詣就不會大。所以,孔子才會發感慨:“回也,其心仨月不違仁,其餘,則日月至焉而已矣。”在孔子手下學習道德這門大學問,就像盲人摸象一樣,一天能悟出一個道理就了不得了,至於天下究竟有多少道理,聖人都未參透,何況凡人了。真正是學無止境呀。
孔儒對道德所做的這種方式的闡釋,形象生動,將抽象概念具體化,平民大眾易於理解,切合實際,對實踐具有指導作用。這既是其得以偉大的原因,也是其屢遭批判的理由。說話作文章,講究放得開、收得回,光放不收,就只完成了一半的工作,就不完整。收,就是融會貫通,用一個更普遍更抽象的概念先將“孝”(比方說)的各種解釋貫穿起來統一起來,然後,再將諸種君子應具之德貫穿起來,統一在一個靈魂下,這樣才能深化人們對道德的理解,讓人們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使道德再不是條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