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臨淄(第2/4 頁)
散到了青州各地。”
“也罷!舉賢不避親!像華歆、管仁兩人,為何孤在平原郡時,未曾聽人提及過呢?”
“臣也是前些時日才聽人說起,這幾人如今都在遼東公孫度那裡避難!”
“在遼東避難的青州士族子弟多嗎?”劉禪問道。說起來遼東的公孫度,對於青州來說,也確實是個威脅。
“不下百餘人!”
“這麼多人?”劉禪一聽,頓時心中駭然,這青州的人才流失有些嚴重啊!“如今青州已定,文舉你速速遣人去遼東暗中聯絡,如果有願意回來的才智之士,都可以給他們官做!切記此事一定要做得隱秘!”
“諾!”孔融見劉禪欲言又止,追問道:“殿下,可還有事?”
“如今青州已定,孤想擴建臨淄城,如何?”
“殿下若想移駕臨淄城,並無不可!臨淄乃齊國故都,城池高大,街市繁榮,其中還有一處內城,修葺之後,也可以作為殿下及太后的住處!至於擴建,實乃勞民傷財之舉,青州之地黃巾肆虐多年,急需休養生息,還望殿下三思而行!”說完孔融恭敬拜道,似乎在為青州百姓請願。
“文舉所言極是!那就安排些人,將臨淄內城修葺一番,將就著住吧!”劉禪確實有些操之過急。他原本想著,若是無法擊敗董卓,那就只能割據青州了,到那時候肯定會以臨淄作為都城。
主公聽勸、不猜忌,這一點讓孔融很是滿意。“殿下真乃賢德之君!”
“文舉什麼時候竟也學會了阿諛逢迎?”
“這可不是奉承,殿下做得對,自當受到讚譽!”孔融反駁道。“為君者,最難的就是剋制慾望!若殿下奢靡,則上行下效,必定驕奢成風!若……!”
見孔融又要囉嗦,劉禪立即出言打斷道:“文舉且去安排吧!等一切妥當之後,便立刻移駕臨淄城!”劉禪知道,若是他不制止,孔融可是能說上三天三夜。
臨淄,因東臨淄水而得名。它作為青州治所長達三百餘年,且曾是古齊國八百多年的都城,其聲名顯赫,地位極高,是漢朝“五都”之一。地理位置大致在後世的淄博市齊都鎮。
臨淄城牆高達五丈,頂寬三丈多,還有一丈深的壕溝,是僅次於洛陽的堅城。也難怪之前齊郡的黃巾勢力徐和,對臨淄城束手無策。不過,受黃巾之亂的影響,現在城中百姓僅有四萬餘戶,人口不足四十萬。要知道在漢初,臨淄城可是有十萬戶,人口超過百萬,比當時的都城長安城還多。
臨淄城的佈局跟古時候比,變化不大,依舊分為大城與小城兩部分。大城為平民居住,而西南一側的小城,是官吏辦公的區域。自弘農王劉禪移駕臨淄城之後,郡府那一幫官吏就搬了出去。他們將小城騰了出來,並修葺了一番,作為王城。修葺後的王城宮殿,煥然一新,頗有幾分洛陽皇宮的模樣。
十日後,臨淄城西,雍門外。
劉禪率領一眾文臣、武將,靜靜等候著,準備迎接何太后的車駕。
柔和的春風穿越稷山之巔,吹拂在臨淄城外的田野間,漾起層層暖意。那些不久前才剛剛撒入土中的粟麥種子,已經化作一株株嫩綠的幼苗,長勢還頗為喜人。
“公達!或許你的選擇是對的!”荀彧看著車窗外的景象,對荀攸說道。
原本準備投靠冀州牧韓馥的荀氏族人,在荀攸的勸說下,最終選擇跟隨何太后車駕改道前往臨淄。他們一路沿黃河往東,進入平原郡,又改走陸路,經過濟南、樂安兩郡,總算抵達了臨淄城外。
“文若叔父何以現在才有此感嘆?”荀攸似有不解,輕聲問道。
“你看,我們一踏入平原郡,這田間便不再荒蕪,多了成片的粟麥幼苗!”荀彧解釋之餘,又慨嘆道:“眾人皆言青州匪禍猖獗,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