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部分(第4/5 頁)
冕抱拳,大聲道。心中想道,她這話已經說得很明白了。自己其實不想和親的,當時地情況是國庫空虛時局不穩,實乃下下之策。如今時局有變。她可能會想用武力來解決與吐蕃之間的爭端了!
在個時候,武則天所表現出來地強勢正對劉冕的胃口。
武則天點了一點頭道:“予知道會有許多人對予出爾反爾的做法提出詬病。但予知道你劉天官是肯定能理解予的一片苦心的。經國濟世不是兒戲玩笑,任何一個細小地決定都要深思熟慮,否則就會給社稷和百姓帶來無法相見的災厄。在對待吐蕃的問題上,憑心而論。予雖女流但一貫主張強勢對待。當初予輔佐高宗皇帝時,就曾力主多次用兵征討。可惜多次戰事的失利已經讓滿朝文武談蕃色變。因此當時吐蕃前來主動和親,予面對的壓力是相當之大地。但現在不同了。當日蘭州你孤身入敵營說得論弓仁率眾來降,此舉極大的鼓舞了軍民士氣。我們現在已經可以理直氣壯的與吐蕃爭個長短了。若論文鬥,予從來就沒怕過吐蕃那等荒野蠻族;若論武鬥,我大唐有了你和論弓仁這樣的將帥,予也可以高枕無憂了!”
“謝太后器重!”劉冕重重一抱拳,心中有些激情澎湃。
拋開理念、立場與恩怨不提。武則天這時候對劉冕所表現出來的信任與器重,讓他頗感知遇之恩。實際上。劉冕從來就沒有真正的把武則天看作是仇人與敵人。對劉冕而言。武則天沒有性別,只是一個上位者、政治家。他深知與武則天之間註定會有一場精彩的合作與博弈。他早已把她看作了是自己此生最強大也最想戰勝的對手。同時,對她也有一種惺惺相惜之感。
“昔日你在蘭州、陰山的所作所為,意義十分重大。”武則天不無讚許地微笑道,“這不僅免去了兩場兵災浩劫,也讓我中原地實力大大增強,同時讓大周在面對吐蕃與突厥的外交問題上佔得了不少地先機,取得了主動。現在的局勢就是,吐蕃仍然心懷怨恨,前來求親請和不過是緩兵之計。他們想要幾個年頭的喘息時間來修養生息,遲早還是會向大唐發難的。突厥人則是從來就沒有心服口服過。默啜狼子野心,只要骨咄祿一走,他必然不會安分遲早再對大唐宣戰。”
“太后英明睿智!”劉冕說道,“自我大唐建國伊始,吐蕃與突厥就是心腹大患。吐蕃遠居高原無法征服其本土,他們佔有天然的地理優勢。但他們也有著本質的劣短,就是本土無法養活人要憑藉軍事侵略來生存。因此只要我們在軍事上能夠戰勝他們,就可以給他們最徹底最致命的打擊。突厥人生活在草原,他們都沒有城廓與都城以遊牧為生。同樣也需要侵略來補給自己。微臣以為,在對待吐蕃和突厥的問題上,光憑外交真的不足以解決問題——必須要依靠強勢的軍事措施方能一勞永逸!”
“一勞永逸?”武則天眉頭一皺,搖了一搖頭,“這恐怕還是很難。這些年來我中原在面對突厥與吐蕃的時候,多半都是採取守勢,以守代攻。我們的軍隊還無法殺到他們的本土,對他們構成實質的打擊與傷害。”
劉冕深吸一口氣:“太后,只要國力日隆、軍隊操練得法,這一天也遲早會到來的。當年太宗皇帝還不是一舉平定突厥生擒頡利?事在人為,太后何必妄自菲薄?”
武則天的表情微然悸動,雙眼神采奕奕的看著劉冕:“你的意思是說……予也可以像太宗皇帝一樣,開疆拓土?”
“當然可以!”劉冕沉聲道,“微臣以為,只要太后專心執政養民富國,任人為賢唯才是舉,以太后之膽魄才能,不難做出一番比肩太宗皇帝的功跡!”
“好,好。劉冕,你這番話予很是受用。”武則天並未表現得非常在意,隨意的呵呵笑道:“太宗皇帝一世偉業豈是等賢可比?……唔,言歸正傳。黎歌已經退婚於吐蕃了。現在,予要你明確表態——是否願娶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