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言傳身教(第2/2 頁)
杜恪將一份早就準備好的資料,交給潘校長看,然後又掏出了電力流電池的樣本:“這個樣本我命名為杜恪一代,它是由顆粒化結構組成,現在我實際測量它的充放電效果。”
擺弄一會,基本讓潘校長確定,這份杜恪一代樣本,確實是塊好電池。
“我把它切開,潘校長你仔細看。”他把電池切開,拔出其中的電芯和電路板,剩下的就是電子流電池本身的材料,切成一份一份,就像是普通的金屬塊,“沒有鋰電池的結構吧,就是普通的單一材料,構成了電子流電池的內部蓄電結構,沒有化學反應,自然不用擔心安全性。”
潘校長用手劃拉一下桌上被切開的材料,嘖嘖驚歎:“真想不到啊,小杜,真想不到啊,你真的把電子流電池給造出來……嘖嘖,我的天,諾貝爾獎你不拿誰拿,我可以預見,只要電子流電池上市,三年內,你必然會拿到諾貝爾,不需要排隊等待!”
本身包校長、潘校長等人,就認為電子流理論爭奪諾貝爾物理學獎很有希望,只是可能要拖很久,畢竟還沒弄清楚電子流理論究竟有多大價值。
但電子流電池推出,立刻就能證明理論的價值,諾貝爾獎可不是穩了麼。
說到這裡,潘校長看向杜恪的眼神,又變得不一樣了:“你這要是三年內獲得諾貝爾,你讓我們這些搞了一輩子科研的人怎麼活啊。”
“呵呵。”杜恪謙遜的笑了笑。
潘校長已經確定了電子流電池的真實性,情緒也平復下來,跟杜恪回到客廳,坐在沙發上閒聊:“第八屆凝聚態物理會議,你收到邀請函了?”
“收到了。”
“可以適當在會議上為電子流電池造造勢,我再帶你去夏科院、科技部跑一跑,爭取拿到幾個國家扶持基金。我們爭取半年時間把電子流電池的籌備工作做好,等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落實,到時候我估計理論應該徹底大火,正好趁勢建立公司,拉攏投資。”
潘校長不僅科研成果厲害,建立公司賺錢的本事同樣不弱,兩人在別墅中聊了幾個小時,直到快十一點了,才打車離開。
而經過潘校長的一番言傳身教,杜恪對刷學術聲望、建立公司的這一套流程,認識更深刻了,知道自己接下來該做什麼。就是不斷在新聞媒體和學術界露臉,吹噓電子流理論,畫餅電子流電池。如同當年的量子通訊加密,瘋狂熱炒,讓老百姓都耳熟能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