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部分(第4/4 頁)
文左右。”
自辛酉政變之後,由於新錢地流通,以及朝廷出臺的一系列平抑銀價跟穩定物價的措施,白銀跟制錢的兌換比例,已經從咸豐十年地一兩白銀兌換兩千三百文錢,下降到了一兩白銀兌換一千六百文錢。也就是說,三百文的工錢,約摺合白銀一錢八分還富裕,這在當時的物價來說,是普通人家相當不錯的一筆收入了,只要不是大手大腳,基本上夠一家人兩三個月地花銷。
看來江蘇一帶的工人收入,相當不錯,難怪當地的工業會在短短一年地時間裡發展地如此之快,甚至比京城做地還要好,也難怪這用來賑濟的粥廠形同虛設了。蕭然禁不住面露喜色,工人收入地增加,也利於進一步提高工業的生產輸出,推動整體工業的建設和發展。這關係到的不僅僅是工業發展或是百姓生活水平的問題,還包括原有封建體制經濟的逐步瓦解,以及原有士紳階層的沒落。與之對應的,將是新一代資本體制的誕生,以及資產階級的迅速崛起!
新舊體制的轉變,難免會產生一系列的矛盾,但是衙門如果推行政策得當,在這條資本積累的道路上無疑會起到緩解矛盾、保駕護航的作用。事實證明,這一年來江蘇各地仍保持著相對穩定。那麼整個江蘇的工業之路,也未嘗不可以視為一個典範,一種模式,在全國的範圍內推廣。
一念至此,蕭然就忍不住考慮著是不是要讓李鴻章辦個報告團之類的,去巡迴指導、介紹先進經驗,或是令其他地方督撫組成考察團來參觀學習下什麼的。吩咐啟鑾,再望前過了秦家大橋,李鴻章率領江寧文武官員在此接駕,按
大小排列,肅立道邊。先是三聲長角,李鴻章親自道:“臣江蘇巡撫李鴻章,恭迎聖駕!”
身後百官跪下,三呼萬歲。蘭兒傳旨平身,扈駕進城。這是蕭然第一次見到李鴻章,前世曾經在照片上一睹這位叱詫晚清政壇四十餘年的大佬晚年時的風采,寬闊的額頭,高高的顴骨,炯炯有神的目光,自然而然的透出一種睿智。而此時的李鴻章剛好是四十歲壯年,身材高大,少說也有一米八幾的個頭,肌膚較黑,稜角分明的一張臉孔,顯示出一種格外的果決。頜下三僂鬍鬚,又顯出一種從容不迫的風度。
李鴻章其人,也是晚清歷史上最富爭議的一個人。同樣作為胘骨大臣以及洋務派先驅,左宗棠堪稱一代名臣,鐵骨錚錚,曾力排眾議率領六萬湖湘子弟收復新疆,為表決心,六十多歲的老將毅然抬著棺材上戰場,收復了六分之一的國土!如此豐功偉績,拳拳愛國之心,百年之後亦足以令人肅然起敬!而曾國藩雖然號稱曾剃頭,然平定江南,創辦洋務,倡導西學,等等功績終究不能抹殺,號稱中國歷史上真正“睜眼看世界”並積極實踐的第一人,匡救時弊、整肅政風,使晚清出現了“同治中興”;乃至於後來的**跟蔣介石,居然說出了同樣的一句話:獨服曾文正!
而唯獨這位李鴻章,自始至終揹負著千夫所指的罵名。因其一生簽署喪權辱國條約無數,甚至於到了二十一世紀,仍然有人指責他是“賣國賊之最”。歷史上在1885年,他代表清政府在天津與法國簽訂《中會訂越南條約》(這是中**隊在戰場上取得重大勝利之後簽訂的一個地地道道的喪權辱國條約)之時,左宗棠拍案說出“對中國而言,十個法國將軍,也比不上一個李鴻章壞事”,還說:“李鴻章誤盡蒼生,將落個千古罵名。”很不幸的是,這句話果然應驗了。
甲午戰爭的慘敗,《馬關條約》的簽訂,種種賣國條約,從李鴻章的筆下一個個的被簽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