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第2/5 頁)
s
第七章 你不出面誰出面?
大明浙西淳安縣,根據官府籍冊上登記,該縣三圍是戶萬餘、口四萬餘、田兩千六百頃。從哪個角度看,都算是不折不扣的偏僻山區小縣,讓“熟讀史料”的方應物身臨其境時,產生“這裡好混”的預判情有可原。
但與此同時,淳安縣確實也是個不折不扣的科舉強縣,不過士子都是集中出在一批書香世家裡的。這些大家族世世代代的把持住教育資源,培養出一代又一代的考試強人。
據王魁介紹,本縣科舉人才主要出自九家,當之無愧第一家是縣東雲村的吳家,本縣一成的有功名之人出自這裡。其餘是縣西蜀阜徐家、錦溪洪家,縣北文昌村何家、富山村方家,縣東南的賦溪方家和王家,縣東北進賢溪的方家,縣城西門外的慈溪胡家。
方應物瞪著眼聆耳細聽,先後聽到了三個方家,真不愧是淳安縣第一大姓。可惜那些方家與上花溪村方家沒什麼實際關係了,彼方家非此方家也。
他們花溪和本縣其他幾百個村子一樣,ri常生活只有種田交稅服役,平平淡淡。偶然也會出人才,但屬於基因突變,比如花溪到現在出過的最大人才就是方應物的父親方清之方相公。
最後王魁嘆道:“縣中功名多年來大都出自這些世族,不在其門牆之內的很難進入縣學,除非確實天資卓越,或者得到諸位大老爺們的賞識。最有名的便是當朝宰輔商閣老,出自寒門卻能三元及第,新豎起了縣南商家的名聲。”
方應物和王魁閒談了一下午,直到ri頭偏西才告辭而去。臨別前,王魁對方應物讚道:“賢侄不愧是方相公之子,志氣遠邁常人,毅然有乃父之風,我看好你!”
實際上是吹牛皮,卻被解讀為志氣可嘉,方應物暗暗苦笑。這一刻,他發現父親在自己心中的形象陡然高大威猛起來,再也不敢對父親有什麼怨氣和小瞧了。
普通農家子弟能在本縣這“死亡之組”殺出一條血路,獲得寶貴的秀才功名,這其中要付出多少心血,簡直難以想象。
不瘋魔不成活啊,若沒有這種全身心投入的jing神,父親他又怎麼可能出人頭地,為家裡搏回一個秀才?他們花溪方家可從來沒有什麼人文傳統,也沒有士林和官場上的臂助。
不過秀才雖然有了一定體面和特權,但與官宦之間還有很深的鴻溝要跨過,這是擺在父親面前的難題,想必也是父親拼命讀書求學的原因。
現在自己呢?方應物長嘆一口氣,唸叨起一句上輩子非常耳熟的話——新人難出頭啊!
但方應物從來就不是一個輕易認命的人,不然上輩子以孤兒身世也不會奮發刻苦的考上名校。這輩子大話都吹出去了,說什麼也要闖一闖。
透過今天與王魁的閒談,方應物發現蝸居在這閉塞的小山村中真不行,必須要走出去開開眼界。否則只靠肚子裡的“史料”去想象,很容易再鬧出坐井觀天的笑話。
當然,雖然方應物已經險些鬧笑話,但他不會承認這是自己內心優越感太強的原因。
回到院中,卻看見叔父抓耳撓腮的正在轉圈子,顯然是著急了。
方應物略一思忖,便明白了叔父的心理。只要分家分不清楚,叔父就沒法幹農活去,誰知道那塊地明天還是不是屬於自己的?
當然這種尷尬局面對於方應物來說也一樣,但是方應物卻是一個人吃飽全家不餓,而且最差還有賣身去王大戶家這個選項。而拖家帶口的叔父方清田就不同了,真的拖不起時間,荒廢了這幾天農時就肯定全家捱餓。
事情到了這個地步,給叔父的教訓也夠了,再折騰下去就壞自己名聲。方應物便以勝利者的姿態對叔父叫道:“分給你們二房五畝地好了,若是同意明天就去找二叔爺立了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