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部分(第1/5 頁)
在中影集團,成立專案說簡單也簡單,說複雜也複雜,只要是有劇本,每個製片主任都可以成為專案,但是能不能批下拍攝許可證,以及集團的投資那就是另外一回事情了。
很多人的心目中都誤會了一件事情,大家都以為中影集團掌握了進口大片的分賬權力,所以說中影可以拍很多財大氣粗的電影,其實事實上卻與人們的印象有很大的出入。
中影最大的收益來自於出品發行這一塊是事實,每年數以億計的巨大盈利,讓其他民營的電影公司只能留口水眼巴巴的羨慕著,可這一塊的收益是單獨的專案,也就是說中影出品發行得到利潤是屬於出品發行部的,與製作部毫無關係。
不是說出品發行上賺的錢,就可以用來拍電影了,其實這完全是兩個概念,中影發行上的利潤主要是用來運營整個中影集團正常運作的。
中影集團真正的電影製作資金,都是由直屬上級單位廣電總局每年下撥的。
而中影拍攝電影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叫做“重點影片”,這種影片主要是完成國家嫁給的弘揚主旋律影片的拍攝任務,以及一些有教育意義的兒童影片,這種影片資金是專項資金,廣電總局會保障其投入,收益幾乎為零。
這兩種專案,只能由國家下指標,沒有哪個製片主任願意去接手的。
而第二種型別則被稱為“盈利型影片”,這才是由韓三品的第二製片廠與嚴復生第一製片廠負責的。
“盈利型影片”的投入,基本是按照內地電影市場高低起伏來制定的,去年2001年全年,內地全年的製片收入才有區區4000萬人民幣,光是中影集團其下投資4500萬人民幣拍攝的23部電影,總虧損額度就達到了900多萬。
所以到了今年2002年廣電總局下發的拍攝“盈利型影片”資金,就只有了3400萬,可中影重組之後,有幾百個製片主任,每個人都眼巴巴的盯著這塊大餅。
如果“盈利型影片”能賺錢,那麼賺得錢可以全部用以拍攝同製片廠的電影,集團甚至還會補貼一些。
可就是在這樣的優惠政策下,整個中影旗下的數百位製片主任也少有能自己造血,拍攝第二影片的。
未來的人恐怕很難想象,當時中國內地電影的艱難,內地電影在上世紀7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一直保持了每年平均觀眾200億人次的傲人記錄。
可到了90年代中期,當美國好萊塢電影進入中國市場,與影碟機普及,盜版猖獗的衝擊下,中國內地電影業遭遇前所未見的寒冬期。
1998全國總票房只有14。5億,而1999年因為南斯拉夫使館被美國轟炸的原因,有五個月時間內地停止上映好萊塢電影,全年的票房只有8。4億,到了2000年,全國觀影人次降低到了只有一億出頭的冰點。
國產電影更是一度只要幾十萬商業票房,就可以進入全國內地電影排名前十的境地,而比起來每部投資平均超過120萬投資額度,電影業已經成為了所有商業投資人望而卻步的領域。
在這個時代,在整個中國內地被好萊塢與盜版衝擊七零八落的電影業中,只有四位導演拍電影能賺到錢,這四位導演又被稱為三位大師。
排在首位,是第五代導演的領軍人物陳凱哥,與後世給人爛作頻出的印象不同,當年陳凱哥不但是拍出了第五代導演開山之作《黃土地》,轟動整個影壇,並且還能讓張一謀,何品這些後來大導演們心甘情願地在旗下當副手,其後更是憑藉《霸王別姬》這部內地電影的曠世之作,拿下嘎納電影節包括金棕櫚在內的八項大獎,這在內地電影歷上成就獨一無二。
無論是藝術上和商業(海外票房計算)上,被譽為是內地電影旗幟性的人物。
而第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