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部分(第3/5 頁)
時候作為風暴漩渦中心,《我的女孩》的導演李小樂,卻突然停下了劇組最後4集的拍攝,開始用一整天的時間思考著。
現在的他已經完全沒有了收視率的壓力,讓他有機會出做出更多的選擇,其實作為導演,起初他在拍攝這部《我的女孩》劇集時,他最想要是磨練自己對於人物把控,想提升自己用鏡頭與音樂對於人物的塑造力,對於劇情他並沒有做過相對於原版過多的改動。
可他這一路拍下來,雖然收視率已經超越了百分之40,可卻李小樂有種越來越強烈的感覺,這部劇集劇情讓他覺得不滿意了,後面這幾集故事發展給他特別的不真實的感覺,特別是功燦爺爺在知道上當之後拒絕讓珠裕玲回韓國,結果在2集之後卻又原諒了她。
而珠裕玲答應了離開韓國的要求後,軟弱的薛功燦竟然沒有全力去找尋自己心愛的女孩,而是乾等了兩年之後才與珠裕玲重聚。
他當然明白原版編劇為什麼要這麼做,一切都是因為收視太好,原本14集的劇本加了兩集,續寫了兩集的故事,而觀眾也喜歡大團圓結局,就要破壞人物的性格邏輯,也要讓故事變得完美,一切都是要迎合觀眾的“灰姑娘”心理。
可真正動人的愛情結局是什麼?重點不在於男女主人翁是否在一起,而是在於人物本身“成長弧光”,在這段愛情過後,他們本身變得更加美好……
第150章 第150場 尋求新配樂
一提到愛情劇,普通人都會想到童話般完美的劇情,其實恰恰相反,真正能打動人心,讓人永恆銘記的並不是完美的結局,而是在愛情中人們表達出的“真實的反應”,在虛擬夢幻的劇情中,人物面對愛情,猶豫,絕望,選擇,煎熬,這些真實的反應才是動人的基礎。
為什麼所有偶像劇會被很多人譏諷為腦殘劇,就是因為人物發展不真實,男主角通常從一開始的理性,到結尾反而卻變成了幼稚的少年,為了迎合完美劇情,讓人物出現了“不合理退化”。
為什麼男主角要放棄自己親情,朋友,而去選擇與女主角愛情?他為什麼不能選擇門當戶對的女二號?愛情是情,那麼親情友情難道不是情嗎?
愛情至高無上,這是十八歲少女瓊瑤劇式的理念。
難道愛情是傷害其他人的理由嗎?如果男主角是一個十八歲的孩子,這樣選擇或許合理,可大部分男主角都是受過良好教育事業有成的成熟男性。
真正的動人的愛情是什麼呢?是完美的王子公主在一切,還是《東京愛情故事》描述的那樣,我們相愛後,我們成長,我們變得更好……
還是《泰坦尼克號》裡,小混混因為愛而成長,放棄了自己生命去成就愛人呢?
他能不能去在這些習慣了童話劇情觀眾面前,展示一下真實動人卻有遺憾的愛情呢?
李小樂思考著,這是可以讓《我的女孩》真正昇華為經典的幾集,可卻又有些冒險,他應該去爭取嗎?這樣會大大加大拍攝的難度,臨時改劇本對電視臺方面也不好交代……他感受到自己對於劇情的掌控的加強,已經可以有足夠資本去追求,去冒險了。
“所有人都過來。”李小樂招了招手,全劇組演員,幕後幾十號人都停下手中的工作,湊了過來。
“導演什麼事兒?您就說吧,這麼晾著我們,心裡慌~”崔東勳呲著暴牙道,眾人也附和著:“對啊,您說吧~”大家都看出了這位導演有心事。
“是這樣的……”李小樂深深吸了一口氣,緩緩道:“我想改最後四集的劇本,結局我想改動一下,可這樣拍攝就有些超負荷了,而且集數會減一集,大家辛苦了這麼長時間……也想聽聽你們的意見。”
雖然一切都為了作品,可看著這一張張黑眼圈深重,每天只睡4個小時的臉,李小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