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部分(第2/5 頁)
銀子,重光其實早已告知於朕。”接著命李家明拿出一份文書示於百官,道:“這上面記載的是那三萬銀子的每一筆詳細去向,無不是救助困苦黎民,替賣身的奴婢贖身、還他們自由身的義行,送太傅如若不信,可以親自去查實一番。”
李璟接著道:“介於宋太傅之言,朕決定委任六皇子為沿江巡撫使,嚴查營私舞弊之沉痾,眾愛卿可有異議?”
宋齊丘差點氣得吐血,他怎麼也料不到李煜竟然有此一招,弄得他一個措手不及不說,反而還給了李璟一個對付他的藉口,也算是自食其果了。
當天下午,恢復科舉制度的訊息一經傳開,江左震動。
而其中最為高興的卻是李煜府上樂史、宋貞觀等文士,正所謂近水樓臺先得月,這個訊息令他們他們大有一種揚眉吐氣的感覺不說,亦更方便他們日後投身宮門,為朝廷效力。一時間,江南士林雄心勃勃、爭先恐後的準備科考,務要一展所長,登科奪魁。
只可憐了那些風月場所,過客從此稀少,門庭冷落,就連天香閣、國色樓這樣的明樓,生意亦受此風波及,雖不說是一落千丈,也大不如前了。
滁州北面,清流山下的某一村落。
趙匡胤在此調養了一段時候,感覺傷勢恢復了八九成,於是打算北返,乃對寄宿的那間人家,道:“那日若非先生替在下隱瞞,引開追兵,在下恐怕早已身死人手,大恩不言謝,來日有機會,我必定回來還報。”
那名教書先生穿扮的青年儒士卻忽然高深莫測的道:“將軍一定還會再回來的。”
趙匡胤想不到自己的身份竟然被此人一語道破,大為驚訝道:“先生何出此言?”
教書先生笑道:“將軍眉鎖疑雲,眼含殺機,斷斷瞞不過山人的眼睛。若我沒有猜錯,將軍應是胸懷天下之人,如今不過龍困淺灘,來日必大有作為。不過將軍需要切記,契丹、江南,皆不足取,欲取天下,必先取蜀中。”
趙匡胤如獲至寶,又驚又喜道:“先生雖然高臥山野,卻能知微見著,天下大勢瞭然於胸,一如當年南陽孔明,不知先生高姓大名,趙某不才,可否請先生隨我同回開封,共謀大事?”
教書先生笑道:“高姓大名不敢當,在下祖上與將軍同宗,姓趙,單名一個普字。”接著婉拒道:“至於將軍盛意,請恕趙普俗務藏身,忙於教書育人,抽身不得。將軍如今既已痊癒,請自便吧。”
趙匡胤當然不肯輕易放過大賢,幾乎懇求,最後趙普盛情難卻,終於道:“將軍來日必會回來此地,屆時山人再給將軍答覆,如何?”
趙匡胤是個明白之人,趙普既然沒有一口拒絕,自然知道有戲,於是也不再勉強,拱手告辭,北返開封去也。
一個月後,龍翔府。
原本寂靜無聲的庭院,忽然爆出了雷鳴般的彩聲。
只聽李煜欣喜若狂道:“成了,成了,終於成了。今日真可謂是三喜臨門,先後有報恩禪院、文物館落成,現在《武經七書》歷經一個月的整理,亦終於殺青面世,這還多虧了大家不遺餘力的襄助本王。今天晚上,本王做東,就在文武館宴請以報答諸位,請諸位務要賞臉盡興,不醉不歸。”
李煜所說的文武館,即是當日叫盧梓舟在府中那塊空地上興建起來的,之所以取這個名字,除了有“文武之道,一張一弛”之意,更因為從今日起,龍翔府中一眾府衛,不論文臣武將,都將客宿於此也。
主編徐鉉道:“理應我等報答六殿下才是,能夠與六殿下合力完成這本《武經七書》,是我等的無上榮耀。”
秘書省正字潘佑亦道:“徐大人所言甚是,這一頓,該由我們大家一起做東,宴請六殿下才是道理。六殿下大度,堅持將我等姓名與六殿下一同題名書首,使我等名聲,可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