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靖康之禍的慘烈 > 第十三章 徽宗皇帝

第十三章 徽宗皇帝(第2/3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帶著AI去穿越穿越原異界尋仙奇門故事匯魂穿三國,成為最強前夫哥?漢末三國:大哥,看這大好河山抗戰之烽火燃血中醫大師扁鵲沈家大小事相父安心養老,和約阿斗去籤漢末浮沉書五胡明月雲堯長歌大唐:靈氣復甦,全民修仙!大唐:九五至尊三國之開局被捆到劉備軍營大明:老朱偷看我日記,繃不住了一條路要走多遠才會是盡頭從特種兵開始融合萬物天幕:海外遍地銀山金樹,速搶驚世駙馬爺,他醫手遮天

瓦舍,全沒有個做王子的莊重。

端王趙佶,既是個才子,更是個花花公子,輕浮浪蕩,風流倜儻,滿朝大臣,無人不知,人人皆曉。

聽到向太后提議由端王趙佶繼位時,章惇便急了,出於為大宋江山社稷著想的考量,也顧不得許多了,遂挺身而出,高聲抗爭道:“皇太后,恕臣直言,端王輕佻,不可君天下!”

向太后直言讓端王趙佶繼位,這個情況在場的大臣心裡都明瞭了,就沒有什麼顧忌了。

當向太后被章惇頂撞,尚未說啥,旁邊立著的曾布怒了,大聲叱吒章惇道:“大膽章惇,目無尊上,皇太后面前,膽敢如此妄議諸王!臣申明,章惇此議,僅代表他個人意見,並未與我等大臣商議,責任由其自負。依臣之見,皇太后聖諭,甚是英明,臣很是贊同。”

其餘在場大臣,親耳聽到向太后已明確表態由端王趙佶繼承大位,誰還會像章惇一樣不識時務,給自己找麻煩,故此皆齊聲說道:“臣等合依太后懿旨。”

向太后環視一圈,見除章惇外,諸大臣皆擁護自己主張,便說道:“先帝常謂端王有福壽,且頗仁孝,若立為嗣主,量無他虞。”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眾大臣見說,皆隨口應承道:“先帝英明!皇太后英明!”

當時,章惇勢單力孤,無人響應,料難爭執,只好緘口不言。

國不可一日無君。大事既已議定,乃由向太后宣旨,即召端王佶入宮,繼承皇位。

宣旨官隨即便拿著向太后懿旨,瘋狗攆狼般奔往端王府。

此時,端王府中,在一幫丫鬟、伴當、小黃門的擁簇下,端王趙佶正在和前不久從駙馬都尉王侁那裡要來的跟隨高俅在踢鞠!

“鞠”是個啥?鞠是大宋時腳踢頭頂肩扛胯擺唯獨不能用手去抓的一種玩具,外裹皮革,內裝米糠的球類。

如此看來,大宋時候的“鞠”,基本上屬於現在的足球。

那個年代,人們無法將空氣裝入皮囊中,只能裝些米糠之類的東西,所以只能叫“鞠”,而不能叫足球。

若是那時候,“鞠”就叫“足球”的話,足球運動最早應該發明在中國,沒有外國人什麼事。

為了敘事方便,我們暫且將“鞠”敘為“氣球”。

話說和端王趙佶一同踢球的高俅,原本是東京城裡一個浮浪破落戶子弟,自小不務正業,只好刺槍使棒,最是踢得一腳的好氣球。

那高俅為人,也算是個雜家,吹彈歌舞,刺槍使棒,相撲雜耍,無所不精;也胡亂學些詩書詞賦,略微附庸一下風雅;若要論起仁義禮智,信行忠良,卻全都不會,只是在東京城裡城外給大戶人家幫閒。

初時,高俅仗著會使棍棒,便在街上耍橫,常和人較量一番棍棒。東京城裡,人人都知道高球是個無賴,故此在與他比棒時,皆假意讓著他,好不給自己找麻煩。

高俅和人比棒,接連獲勝,不知是別人讓著他,還以為真的是自己棒術高明。

一日,高俅又在街上和人比棒,接連贏了幾人,便誇起口來,道東京城裡,在棒術上能贏了俺高二的人,還真沒有。

這時,恰有一大漢從旁走過,聽到高俅的誇言,甚是不悅,遂站住了腳,怒視著高俅。

高俅正吹得得意,猛然見一漢子怒視著自己,遂問道:“你這廝是作甚的?你只管走你的路便是,為甚如此看著俺?難不成想跟俺較量兩棒?”

那漢子知道在此誇口的乃是東京城裡有名的無賴高二,然聽高俅吹牛心裡來氣,暗道,別人怕你,俺一個八十萬禁軍教頭卻怕你作甚?!既是你要較量兩棒,俺就和你較量兩棒,好讓你知道下俺王升的厲害。

於是,那漢子便說道:“既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

目錄
沖喜嫁給廢世子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