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1 另一個威脅(第2/2 頁)
供電,而後柴油發電機組啟動,保持輕水迴圈降溫。
與此同時,反應堆裡的控制棒會自動落下,阻止燃料棒和中子棒繼續反應。這一套組合拳順利打完,反應堆基本就能做到冷堆停機了。
可柴油發電機和後備電源的能量儲備是有限的,如果長期不能恢復供電,又沒人去給發電機新增油料,或者由於長期執行出現了機械故障,燃料棒的餘熱就無法散出,慢慢在壓力殼裡積累,最終還是失冷熔堆。
實際上在三代反應堆設計的時候也考慮到這個問題了,設計師採用了重力原理保持冷卻水繼續迴圈,或者乾脆把壓力殼體直接淹沒,只要能保證蒸發量補水就不會把堆芯熔化。但肯定會有核洩漏,算是一種丟軍保帥策略。
至於說二代反應堆有沒有增加更多的安全設施,以確保能夠冷堆停機,各國情況不太一樣。不過在長期無人值守情況下,任何一座反應堆都不敢說能百分百冷堆停機成功。有時候理論上可行不代表實際上可行,很多意想不到的因素都有可能影響到結果。
這次加州魔鬼谷的核電站的蒸汽爆炸就是例子,它的壓力殼內由於化學反應產生了大量氫氣,最終不是點火爆炸,而是像往氣球裡不斷充氣一樣,生生把壓力殼給撐破了。
那麼一座核電站發生洩露或者爆炸會影響多大範圍的人類生活呢?這可就眾說紛紜沒個準譜了,那兩位倖存者內業人士也給不出準確答案來。
他們只是舉了個比較有名的例子,切爾諾貝利。當時的隔離範圍是30公里,在這個區域內不能有人生活。事後的汙染範圍是100公里,在這個範圍內可以有人生活,但很多農產品不能外銷。
不過核電站附近已經可以參觀了,植物生長的很好,還有動物生活,大部分地方的輻射值趨於正常。當然了,那個堆芯依舊還在深處埋著,如果開啟覆蓋物的話輻射量還是很大的。
雖然核電站的核燃料濃度要比核武器低幾十倍,但架不住量大,上百噸的燃料棒如果真的融化了,瞬間的輻射量不見得有多高,可持續的時間肯定比核爆長。
不管怎麼說吧,反正挨著這些設施越近就越危險,鬼才知道它們是不是真的冷堆停機了。實際上就算真的冷堆停機了也不能保證永遠不洩露,幾年?十幾年?幾十年?反正總是要漏的……
既然這樣,洪濤肯定不希望僅剩的這麼點倖存者再遭受一遍輻射考驗,建議儘快撤離沿海城市就是出於這個目的,也和他們講明瞭。
至於說為什麼要把新的基地選在內地的大城市裡,甚至鼓動人家來京城。真不是要趁火打劫壯大自己力量,而是又想到了另一個問題。既然核電站不保險,那核彈會不會也存在洩露的可能呢?
就這個問題也諮詢過那兩位業內人士,但他們是二手的,只接觸過商業核設施,對軍用的同樣不太瞭解。大概的說法是不管原子彈還是氫彈都有個保質期,通常在20年左右。
過了保質期就要採取銷燬或者延壽處理,但不管哪種方式都的需要人來操作。如果沒有人及時處理,洩露是肯定的,只是不知道會在多長時間之後發生。
不管多長時間,肯定誰都不願意挨著隨時都可能發生洩露的報廢核彈生活。那麼問題來了,誰知道核彈儲存在什麼地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