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第1/2 頁)
大明,堪稱中華封建王朝史上最硬氣的朝代。自太祖皇帝朱元璋龍興鳳陽,驅除韃虜,一統華夏。
其後,明太宗(後改稱明成祖)朱棣“靖難”成功,奪得皇位。他五次親征漠北,又與其思想繼承者明宣宗朱瞻基,先後派遣鄭和七次下西洋。大明奮四世之餘烈,終創盛世。
明太宗朱棣在第二次北征蒙古班師回朝之後,於頒給群臣的詔書中寫道,“我朝國勢之尊,超邁前古,其馭北虜西番南島西洋諸夷,無漢之和親,無唐之結盟,無宋之納歲薄幣,亦無兄弟敵國之禮。”
此後,大明曆代天子皆奉行“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之金規鐵律,不和親、不稱臣、不納貢、不割地。是以,強盛的大明王朝,令無數追夢人心嚮往之。
然盛極而衰乃是自然天道。明朝末年,天下大亂,關內群雄並起,關外女真人虎視眈眈。江湖上亦是動盪不安,南、北武林分裂已有百年,勢成水火,時有衝突。各方勢力,蠢蠢欲動,追名逐利,暗藏殺機。
陳腐不堪的大明王朝,正處於風雨飄搖之中。而這亂世中唯一的桃花源,似乎就在那雪山之巔……
第1章 雪山之巔
雪山,古名白山,乃有千仞之高,其位於我中華之西北地區,因四季有雪,終年不化,故此得名。而位列當今武林八大門派之一的雪山派,便坐落於此。
大明天啟三年二月二十一日,正值仲春,雪山上又飄著星星零零的小雪,天地之間渾然一色,彷彿整個世界都是銀裝素裹,那景色是分外的恢宏壯麗。
遠遠的,沿著山間小路,只見一個十八九歲的少年緩步而行。他的頭上扎著一根靛青色的髮帶,戴著簡單的檀木小冠,身材修長,丰神如玉,劍眉星目,鶴骨英風,一顆醒目的唇下痣,又恰到好處地襯托了他清雋疏朗的氣質。宋代郭茂倩的詩中所云,“郎豔獨絕,世無其二”,當如是也。
那少年的身上只穿著一件天青色的長袍,瞧著單單薄薄的,不禁讓人擔心,在這樣寒冷的天氣裡,他會不會凍著?在他的腰間,還配戴著一柄很普通的長劍,劍首上玫紅色的劍穗垂直而下。
只是,在那少年的眉間,有些許的憂鬱之色。都道是少年不識愁滋味,他這種神情所為何來?他,又是什麼人呢?
原來,這個少年名叫白鶴鳴,乃當今雪山派掌門人“瀚海雪翁”洪啟英,字世烈,他的第五名弟子,亦是他最後的關門小徒弟。
此刻,雪下的更大了一些。白鶴鳴輕車熟路地來到了雪山之巔的一處巨石平臺上,停下了腳步。
他靜靜的站立於風雪之中,有將近一刻鐘的時間。驀地,他拔出了佩劍,隨手挽了幾個劍花,然後,就在這漫天飛雪中,瀟灑自如的舞動了起來,這是雪山派的絕學之一——落雪劍法。
落雪劍法共有三十六式,每式有十招,共計三百六十招,而每一招又有幾種不同的變化,端的是招式繁複,變化萬千。
只見,白鶴鳴腳下步法輕靈似浮雲,身若驚鴻燕穿柳,整個人宛若游龍入蒼穹。雪亦隨劍舞,煞是好看!
白鶴鳴舞劍正是興起的時候,突然發覺腦後生風,有人偷襲!他迅速地回身,反手就刺出了一劍。只見,一個身穿白衣的俊逸青年,手裡握著一支竹青色的長笛子,架到了他的長劍上。那笛子不知是用何種材料製成,竟不懼鋒刀利劍,而且,它比一般的笛子足足長了半尺有餘。
二人都沒有說話,霎時間就鬥在了一起。只見兩件兵器上下翻飛,乒乓作響,正是棋逢對手,將遇良才。轉瞬之間,三百餘招已過,那白衣青年手中的長笛子,指住了白鶴鳴胸口的膻中穴。
白鶴鳴噗嗤一笑,嘆道:“唉,四哥,我又輸了!”
“呵呵,小五,最近你的武功進境很快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