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2/4 頁)
的冰塊,而這些冰塊又不是冰雹。新千年伊始,西班牙就連續發生了7次“空中降冰”,其中,最嚇人的是在南部塞維利亞省的託西那市,一塊重達4千克左右的大冰塊轟然落在二輛轎車上,頃刻間車頂被砸得稀爛;最有趣的一次降冰事件是幾乎同時有3塊大冰光臨巴倫西亞地區的3個小村莊,其中最大的一塊也有4千克重。我國無錫地區也曾受過這種空中墜冰的青睞,在1982…1993年的短短11年間,也連續發生了5次墜冰事件。1995年,在浙江餘杭也有一塊較大的冰碎成三塊並落在東塘鎮的水田中,估計原重900克。由於它當時得到了妥善的保護,又及時送到紫金山天文臺,所以對於揭開晴空墜冰之謎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天外來客——隕冰
儘管說這些晴空中降落的巨大冰塊是否來自太空還有待於進一步證實,但經過科學家們多年的研究探索,現在人們已經肯定,眾多的晴空墜冰中,至少有一部分是真正的來自太空,科學家稱之為——“隕冰”。
隕冰與隕石一樣,原先都是遊蕩在太空、繞太陽轉動的“精靈”,只是有時它們一不留神,闖進了地球引力的“陷阱”,才被迫改變軌道落向地面。由於地球周圍有一稠密的大氣層,所以絕大多數的隕落物都在大氣中“毀屍滅跡”,在幾千度的高溫焚燒下,只有少數原先非常巨大的母體,才會有殘骸降臨人間,可想而知,隕冰原先的母體一定是太空中碩大無朋的巨大冰山。
但是隕冰比隕石更稀罕,因為不光是夜間降落的隕冰絕大多數會被“埋沒終身”,就是白天“下凡”,如不及時發現,妥善儲存,也難免會很快化做一窪汙水而無從辨別,因而現已正式確鑿證明的隕冰,到20世紀止,也不到二位數。
………【4、海水中的赤潮】………
某些微小浮游生物在營養物質十分豐富的條件下,大量繁殖和高度密集在水體表面所引起的海水變色的自然現象叫做赤潮。儘管科學家已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去研究赤潮,可是引起赤潮的原因尚未完全弄清楚。時至今日,赤潮發生的機理,以及赤潮與各種海洋環境要素的關係,仍然是科學家們正在深入研究的課題。
赤潮產生的原因
赤潮亦稱“紅潮”,是海洋受到汙染後所產生的一種生態異常現象,發生赤潮的海水的顏色,隨浮游生物的種類和數量而異,一般呈紅色或近紅色。夜光蟲產生的赤潮呈桃紅色,鞭毛蟲類產生的赤潮呈褐色。海洋汙染能促使赤潮的產生,但是奇怪的是人們在遠離海岸的大洋深處也發現過赤潮,人們還發現,暴雨過後,海水錶層鹽度迅速降低,也能刺激赤潮生物的大量急劇繁殖,赤潮產生的原因到底是什麼呢?現在普遍認為,其直接原因是有機物和營養鹽過多而引起的。
赤潮產生後的危害
赤潮產生時期,大量繁殖的“紅潮生物”密密麻麻地蓋在水面上,色澤豔麗,耀眼奪目,但赤潮的危害極為嚴重。一旦在海域內發生赤潮,會給海洋中生活的其他生物、給海洋環境乃至生活在這一海域沿岸的居民造成嚴重危害。因為密密麻麻的微生物會使水的透明度降低,陽光難以穿透水層,阻礙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減少和隔絕了水中溶解氧的來源。而且藻類的呼吸和細菌的繁殖,又加倍地消耗著水中的溶解氧,致使水中溶解氧急劇減少,甚至出現缺氧,使區域性海水發臭,惡化海洋環境,魚、貝類的呼吸器官堵塞,造成大批魚和貝類的死亡。這些被赤潮毒死的魚或貝類在海水中繼續分泌毒素,危害其他海洋生物的生長。如果人食用了被赤潮汙染的魚或貝,還能造成死亡。
然而,目前人類還無法弄清楚赤潮生成的內在機理和發生規律,所以無法預報海區內發生的赤潮的災害,以便提前防範。因此,防止赤潮的發生是許多海洋科學家十分關注的課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