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教育改革(第1/1 頁)
今天看到一個訊息,說一個幼兒園中班的小孩平均識字兩千多,最多的識字六千多。我記得我上到小學五年級的時候老師說小學讀完應該認識三千字,那時候小學是讀五年,已經要小學畢業了。我們都不知道能不能認識三千字,反正每次聽寫的時候很多字都寫不起,都五年了,聽寫的時候還是很多不合格。當然能認識的字要多些,能揹著寫的不多,感覺小學畢業就跟幼兒園中班的水平差不多,如果現在幼兒園畢業的可能都比以前80年代的小學畢業的水平還高。現在高中讀完都差不多成年了,有多少人有生活的能力呢?有多少人能寫出水平高的文章的呢?以前偶然看過一篇高考狀元的高考作文,給我很大的震撼,他作文裡面的知識面,我根本沒有接觸過。我感覺我讀書一直很辛苦,每天完成作業都很困難,要達到高考狀元這種水平,還要大量學習課外知識有點難以想象。我覺得以我的學習能力,能學好一兩科就差不多了,要學這麼多科感覺特別難。學校根本不可能因材施教,以前我讀初中的時候要學習英語,那時候的同學都覺得學英語太難了,多數都學不了,我記得全班四十多個同學,也就一個能學的好點。但學校對這種情況完全不管,老師也只管教,不管你能不能學會。到了初三終於搞了個不學英語的實驗班,以為終於甩掉這個包袱了,但到了高中,又要學英語,初中都沒學了,高中當然就更不可能學的會。英語根本不容易自學,光認漢字都很難呢,漢字因為會拼音還能自己學習,英語根本不可能自學,就是普通話都學不會,怎麼可能學的了英語呢?就這樣,三年高中也不管你能不能學會英語,都要上課,純粹浪費時間。高中的時候很多科多數同學都是學不好的,像物理,數學。物理,數學一般的同學學不會主要還是時間少,沒有足夠的輔導書。可能要學好物理,數學,對一般智商不高的人可能光學這兩門就很費勁了,而課本上的例題也太簡單,靠學習課本上的例題也很難學懂,要買輔導書的話很多人沒有錢,而且也沒有那麼多時間。有些難的題可能透過輔導書的學習把它搞懂可能都要幾個小時,一天又不可能只做一道題。所以,我感覺能學懂所有課程,取得優異成績的,應該都是智商很高的天才,可能他們的學習條件也比較好,完全靠學校根本教不出這樣的學生。就像那個高考狀元,我感覺應該基本是他自學的結果,或者是家庭教育的結果。光他接觸的知識面,要牢記這些知識,靈活運用,可能一般的學生,學個十年八年都很難。我跟老張談了我對教育的看法。老張說,確實人的智力差別很大,家庭環境也差別很大,如果差別很大的學生都在一個班學習,效果會很不好。學校至少要根據學生的情況分班,根據情況因材施教。有的家庭條件好的,比如父親母親文化高又有時間輔導的,應該允許他在家自學,沒必要在學校浪費時間。以前我讀書的時候一天光從家到學校走四趟都要花差不多三個小時。現在網上學習也挺方便的,幾個小時也要學不少東西了。學校不好的地方就是每天佈置作業,每天都要完成,沒有學習的自由。如果是自己安排學習,能學多少學多少,學習的快慢自己掌握,就不會有那麼痛苦了。沒多久,學校也進行改革了,首先是分班,學習能力強的一個班,其他學生根據學習情況分班,比如數學學的好的都分一個班,語文學的好的也分一個班,如果有學生覺得什麼課程學不懂,不:()虛擬世界的自由穿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