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部分(第3/4 頁)
採取行動,只是讓預備隊做好隨時上前支援的準備。
應對敵軍騎兵突襲,也是烈火營平時演練的內容之一,因此看見清軍騎兵衝來時,雖有些意外、吃驚,倒也不至於手足無措,而是早早地便作出了反應。
烈火營雖是炮兵營,卻也有一定的獨立性,並不完全依賴於其餘各營的保護。營中除了編有炮兵,還有其餘負責保護炮組的兵種,諸如盾手、長槍手、火銃手等。此時,一隊隊盾手已經豎起大盾,圍成了一個個小圓陣,將炮兵連同大炮、挽馬護在其中。圓陣中的火銃兵將銃口從大盾上的射擊孔伸出,並另有幾排長槍兵將一杆杆加長的鐵槍末端插入地下,躬身用腳踩住,槍尖則從盾牌頂端探出、如同一隻只鋼鐵刺蝟。
許天寵率軍還未衝到近前,便遭到了圓陣內明軍火銃兵的射擊,不時有清軍騎兵從馬上栽落。等到真的衝近了,卻也佔不到什麼便宜。一來,清軍騎兵的數量並不算多。二來,馬也是有靈性的,主人如果硬要它往槍尖上撞,它可不大樂意,除非是瞎馬才差不多。
折騰了好一陣子,清軍騎兵竟連一個圓陣夜也完全攻破,只是憑藉弓箭、飛斧殺死殺傷了一些明軍炮兵,不過自身被明軍火銃、標槍造成的傷亡只怕更大。見絲毫佔不到便宜,又恐待的太久反而被明軍包了餃子,許天寵只得含恨退去。
而在此時,在兩軍大陣的正面,雙方步卒已經撞到了一起,開始了近戰。漫長的戰線上血雨肆虐,密密麻麻的兵刃反光猶如漫天繁星。
早在剛才的對射中,清軍便已落了下風,如今更是佔不到便宜。他們所擅長的是散兵戰,而這陣列戰卻是湖廣鎮的強項,因此清軍沒過多久便只剩下了招架之功。
後陣中,尚可喜看著前方戰況,心急如焚。(未完待續。。)
第四十一章 尚王忽聞嶽州變,羅督驟得請降書
大戰持續到夜幕初降時方才結束。其時,清軍已連連敗退,一直退到了東門外的營寨邊上方才勉強穩住腳跟。兵戈已息的戰場上,流血漂櫓、屍橫遍野,其中又以清軍官卒的死屍居多。明軍雖仍留有餘力,但由於天色已黑,也不再戀戰,果斷地鳴金收兵。即便是撤退,湖廣鎮大軍依舊是有條不紊、各營交替掩護,沒有給清軍半點可乘之機。攻時一往無前、勢如破竹,退時秩序井然、穩若泰山,強軍之風已然初現。
主動出城迎戰的尚可喜依舊沒佔到多少便宜,照樣落了個灰頭土臉,不過也不能說沒有一點收穫。在晚上召開的軍議上,尚可喜以及沈志祥、張勇等各將,經過分析與明軍這一番野戰的經過,總結出了明軍尤其是湖廣鎮的兩大弱點。
第一,湖廣鎮明軍步卒的攻堅能力確實強悍,但對側翼的照顧似乎有些不夠。騎兵整體實力不強,不足以對步卒方陣兩翼形成嚴密有效的遮蔽。
第二,其陸師善戰,水師卻過於孱弱,根本不是武昌水師的對手。就在剛才的交戰中,武昌水師再度出動,幾乎沒費什麼力氣便又打得湖廣鎮水師揚威營倉皇后撤。若不是天色已晚,湖廣鎮主力也及時回撤,荊州水師所運載的步卒完全能再一次於明軍主力側後登陸,威脅其後方營寨。前兩次交戰經過證明,這足以成為一個突破口。
根據總結出的這兩點,尚可喜又主持補充了下一步作戰的幾條大致方針。第一,在堅守的基礎之上需得適當地出城野戰。一味退縮於城池內、營寨中。看似穩妥,實則不可取。因為這樣既會對軍心士氣造成負面影響,也等於放棄了戰場主動權。反倒給了明軍充分發揮其攻堅優勢的機會。第二,應抓住明軍騎兵數量少、水師孱弱的弱點,將全軍騎兵集中起來使用,在以後的交戰中專用於攻擊明軍側翼。並專門抽出一支通習水性的精銳步卒,與荊州水師混編,用於攻擊明軍後方營寨。第三,對明軍的小規模襲擾不可消極應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